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季风水田农业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生产过程比较复...

    季风水田农业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下列气候区不属于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温带季风区 B. 热带季风区

C. 亚热带季风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1.C 2.D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季风水田农业的知识。第1题是基础性试题,熟练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的特点,并且结合材料进行解答。第2题解答时要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有水稻分布,如我国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下游地区。 1.根据材料,“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因此季风水田区一般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小,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不是区位优势,A不对;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是社会经济条件,BD不对;根据材料,“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因此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的特点是有利条件,C对。 故选C。 2.根据材料,“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因此水稻要分布在温度高、降水多、雨热同期的地区,即季风气候区,ABC符合要求;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不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要求,D不对。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 内蒙古草原 B. 四川盆地

C.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 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查看答案

    我国某城市的年降水量近 1400 毫米,年均温约 16℃。该城市中心区有我国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的籍田遗址。近期该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农田占地约 50亩。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位于(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D.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A. 为改善城市风水 B. 为城市提供商品粮

C. 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 D. 为城市提供乳制品

 

查看答案

    2017年,我国大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均有所增加,其中广东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安徽省因外出人口回流,人口增量全国排名第三。相反,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常住人口因人口控制和疏解出现负增长。下表为2017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量排名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行政区

常住人口(万人)

增量(万人)

增量排名

广东

11169

170.00

1

安徽

6254.8

59.30

3

北京

2170.7

-2.20

26

吉林

2717.4

-15.60

30

 

 

1.安徽省外出人口回流,反映了 (    )

A. 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B.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第一产业成为主导 D. 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2.广东人口流入最多,增量排名第一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B.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 增加公共设施负担 D. 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水平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2018年我国甲、乙两省份各县域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乙省相比,甲省(    )

A. 经济水平较低 B. 对外交通较便捷

C. 土地面积较小 D. 工业总产值较高

2.近年来,发生在甲、乙两省之间的产业转移(    )

A. 促进甲省城市化进程 B. 导致甲省人口外迁增加

C. 加大乙省的环境压力 D. 缩小乙省南北经济差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