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皖江城市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近期,安徽省政府发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正式出炉,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带头城市被委以重任!合肥市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都市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下图安徽省部分城市及人口构成图。

(l)据图说明安徽省城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据图推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并阐述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休闲农业是以服务城市人口为目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合肥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

 

(1)人口构成:大部分城市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铜陵、马鞍山非农业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半。 人口构成空间分布: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铜陵、马鞍山)多沿河分布,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分布在南部山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 (2)铜陵  铜陵周围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使得该地区二、三产业发达,促成城市化水平较高。 (3)属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广;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与信息通达度高;科技教育发达,人才众多。 (4)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历史文化底蕴内涵深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解析】 本题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城市以及农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安徽省大部分城市人口中以农业人口为主,其中铜陵与马鞍山的农业人口占据了一半乃至一半以以上。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读图可知安徽省的扉页人口为主的城市例如铜陵和马鞍山多沿河分布,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多分布在南部山区、北部以及中部地带。 (2)读图可知铜陵市的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最高,可知其城市化水平最高。读图可知铜陵市拥有丰富的铜矿等自然资源,利于工业的发展;其地处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水运便利,利于该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利于其发展成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 (3)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级城市,服务范围比较大;其在省内属于最大的城市,规模比较大,经济实力强;合肥市的交通便利、信息的通达度也比较高;其拥有中科大等著名高校,科技实力比较强,人才众多。 (4)读图可知合肥市的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既可以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又可以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结合材料可知合肥市是一座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比较丰厚,利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绵羊业分布在图中A、B、C三处的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和解决措施。

(2)分析珀斯为“风城”的原因。

(3)简述西澳大利亚州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分析图中C区域的河流冬、夏季均出现汛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开阔水域是指除去海冰区之外的海洋区域。读1982—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距平(与多年平均值之差)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引起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 B. 人类大规模开采海冰导致

C. 全球气候变化 D. 北极地区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2.若北极开阔水域面积持续变大,北极地区(  )

A. 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 B. 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

C. 有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与繁衍 D. 通航能力将提高

 

查看答案

读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图中四个国家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①国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 B. ②国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C. ③国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 ④国处于城市化的倒退阶段

2.1980~1984年,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①②两国城市化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B.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 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D.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查看答案

读某河谷中的聚落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图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关于图中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聚落等级最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小 B. c聚落提供的服务职能b聚落也能够提供

C. c聚落的空间形态易发展成环状 D. d聚落提供的服务职能c聚落也能够提供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a耕作法有利于(    )

A. 抗风透光 B. 保温通风 C. 排水防涝 D. 抗旱保墒

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会采用的方式及原因(    )

A. 图b  降水多 B. 图b   温度高 C. 图a  土层较薄 D. 图a  光照充足

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A.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B.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C. 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D. 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