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下图是“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

A. 塔里木盆地 B. 印度河上游谷地

C. 帕米尔高原 D.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合适的时间(     )

A. 11月~次年3月 B. 9月~12月 C. 5月~9月 D. 1月~5月

 

1.D 2.C 【解析】 1.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C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D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A错误。 2.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甲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于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2.上覆沉积物的形成外力作用最可能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搬运

C. 流水搬运 D. 流水沉积

 

查看答案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下图所示为我国十年来某城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示资料判断,该城市十年来人口情况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外来务工人员多于外出务工人员 D.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2.该城市十年来经济与人口的关系正确说法是(     )

 

A. 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所以经济发展加快

B. 从人口流动状况看,该城市可能是上海

C. 为了应对人口大量外流和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应加强产业结构升级

D. 应该出台政策限制人口外流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下图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神农架林区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神农架正依托优势资源,打造“花色云雪”四季旅游、“东南西北”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1)指出“花色云雪”中“色”和“云”景观所指的季节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神农架打造四季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意义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四大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13年兰州市启动了主城区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序推选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布局更为合理。截至2016年底,兰州市共有107户企业启动实施了“出城入园”。下图示意兰州“出城入园”路线(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的多少与规模)。

(1)归纳兰州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城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简析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

都江堰水利工程(下图)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

(1)简述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2)分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

(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

(4)推测修建外江闸的作用及关闸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