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度指数是指一国某部门产品在达到最终需求之前还需要经历的生产阶段的数目。如果产品被直接用作最终需求,则该产品的上游度指数为1。一般而言,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下表示意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变化表明
A. 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增多
B. 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产品多为最终消费品
C. 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较多从事终端产品的组装
D. 机械产品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2.根据上游度指数变化推测,2009 2011年可能发生了
A. 全球经济衰退 B.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C. 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走低 D. 我国劳动力资源短缺
3.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和出口更多组装品
B. 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
C. 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扶持第三产业
D. 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初级产品比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A. 地理位置居中 B. 人口基数稳定
C. 经济实力雄厚 D. 交通网络发达
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 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 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 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 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要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下图为我国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说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在上游地区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说明下游长三角地区和上游川渝经济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甲地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请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甲湿地的形成原因。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04-23中国水文信息网:4月20~21日,2010年珠江水文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如何践行“大水文”观,推进珠江水文工作,以及当前流域灾情、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等热点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积极踊跃发言,分析贯彻“大水文”的有效措施,交流落实“大水文”的成功经验,畅谈践行“大水文”的真切感受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自2008年6月4日以来,珠江流域受强降雨影响,降雨量达100~300毫米。西江、北江干流及上游支流,贵州区域内的北盘江、红水河等河流水位上涨迅速,其中龙滩、岩滩等水库水位上涨较快。西江干流已全线超过警戒水位,水位仍在上张。国防总统计显示,强降雨过程共造成珠江流域761万人受灾。
材料三 珠江流域水系图及主要水电站。
(1)珠江流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联系田纳西河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分析,试从气候、地形、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珠江流域综合开发的优势?
(3)简要分析该河流与田纳西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