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 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 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 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 木材短缺的问题 D.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C 2.D 3.A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C正确。 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正确。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木材短缺的问题与“西气东输”工程无关。 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保护植被,改善环境。①、③、④正确。不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②错误。故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 北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2.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较高的科技水平

C.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D.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甲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A.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B. 大面积改良沼泽地以增产粮食

C. 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 大力发展林区特色产品加工业

 

查看答案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9~10月 B. 11~12月

C. 1~2月 D. 4~5月

2.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

A. 火电 B. 核电

C. 风能发电 D. 水电

3.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

A. 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B.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 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 污染防治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

①减轻输入地环境压力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交通拥堵 B. 减轻噪声污染

C. 改善大气环境 D. 减少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