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三 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

(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特点: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方向: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 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解析】 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人口流动的影响。 (1)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材料一表现出为接受良好教育和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而出现人口迁移趋向,材料1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特点为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由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3)人口迁移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对于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来说,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对于迁入地来说,大量人口迁入必然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迁移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交通运输的日益便捷,人口移动大大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城市服务范围嵌套图,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B. 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C. 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D. 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2.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 自来水厂 B. 纺织厂

C. 机械厂 D. 钢铁厂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园绿地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有关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C.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 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