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两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河流流速快流量稳定 B. b处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C. a处河流夏汛较明显 D. 两处河流含沙量均大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主要功能是( )
A. 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 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 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 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示海峡及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 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 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2.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 棉花 B. 天然橡胶 C. 椰枣 D. 油橄榄
低压槽分布区往往是锋面天气形成的区域,下图为某近地面低压槽形成的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①②③位于一条槽线上,②④两地气压不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②>③ C. ②<①=③ D. ④>②>⑤
2.关于图中各点的气流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吹偏东风 B. ②地气流上升
C. ③气流下沉 D. ④地吹东北风
3.④地即将产生的天气变化是( )
A. 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 B. 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C. 出现雨雪天气,气压降低 D. 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气压升高
读北美洲西部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年变率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M地有北美洲西岸的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水障
B. 远离河流入海口,饵料丰富
C. 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D. 光照充足,水温较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多
3.根据观察,①地的雪松、矮松等植被发育不良或变形,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 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
C. 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D. 冬季经常受来自北方风力强劲的干冷空气吹袭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60米,瀑布的落差为48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湖面的海拔可能为( )
A. 330米 B. 340米 C. 350米 D. 360米
2.图中abcd四地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地可能是山谷 B. c地可能是山脊
C. b 地能看到c地 D. d地可能是洼地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 )
A. 相对高度小,坡度陡 B. 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 人类活动强度 D. 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2.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②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
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降水量丰富 B. 土壤水分充足
C. 太阳光照强烈 D. 海拔低,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