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本哈根面积97km2,人口67.2万,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本哈根面积97km2,人口67.2万,平均海拔30m,在哥本哈根,骑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据统计,哥本哈根市区有自行车65万辆,自行车道429km,自行车停放点4.8万个,55%的市民骑车上班,63%的国会议员骑车上班,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之都”。

材料二 太平洋生蚝属于广温性贝类,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在水温-3-32℃范围内均能生存,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生蚝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口感嫩滑,有“海洋牛奶”之美称。目前丹麦被太平洋生蚝这一新物种入侵,肆意疯长,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2017年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文章,“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来丹麦海岸吃生蚝,约吗?”很快这条徽博成为了当日热门,中国网友们纷纷对此表示:“生蚝天敌在中国”,“愿漂洋过海去救灾”。 

材料三 下图世界某区域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哥本哈根成为“自行车之都”的原因。

(2)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西海岸大量繁殖的原因。

(3)面对丹麦生蚝危机,广大网友建议将生蚝出口到中国,你认为此举是否可行?请表明观点并阐述原因

 

(1)原因:①城区地形平坦,方便骑行;②城区出行距离较短,适合骑行;③自行车的基础设施完善(自行车道长、停车点多);④公民环保意识强(或国家政策的鼓励)。⑤自行车低碳环保,机动灵活 (2)①海岸线漫长,浅海面积广,光热条件较好,利于生蚝生存;②多条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③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温适宜,利于越冬;④当地天敌少,人们捕捞少 (3)可行。①将丹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丹贸易发展。②减缓生蚝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当地生态平衡③增加就业,增加收入④中国消费市场广阔,而丹麦供过于求,两国可优势互补,不可行①丹麦生蚝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市场难以打开②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导致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弱③生蚝对保鲜要求高,导致保鲜成本高④冲击中国本土海鲜养殖业,不利于中国本土海鲜养殖业的发展 【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哥本哈根面积较小,城区出行距离较短,适合骑行;平均海拔30m,城区地形平坦,方便骑行;在哥本哈根,骑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公民环保意识强,且自行车低碳环保,机动灵活;国家自行车道长,自行车停放点多,自行车的基础设施完善。因此哥本哈根成为“自行车之都”。 (2)据材料二中生蚝的生长习性可知,生蚝属于广温性贝类,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在水温-3~32℃范围内均能生存,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据材料三图可知,丹麦西海岸海岸线漫长,浅海面积广,光热条件较好,利于生蚝生存;且多条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以及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温适宜,利于越冬;当地天敌少,人们捕捞少,因此大量繁殖。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分析。将丹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丹贸易发展。减缓生蚝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当地生态平衡;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中国消费市场广阔,而丹麦供过于求,两国可优势互补。不赞同应从市场角度分析,丹麦生蚝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市场难以打开;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导致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弱;生蚝对保鲜要求高,导致保鲜成本高;冲击中国本土海鲜养殖业,不利于中国本土海鲜养殖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短视频是指时长在一分钟内,用户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的视频形式。近年来,短视频成为全民热捧的传播方式。不少城市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实现城市形象的优化,一跃成为“网红城市”。下图是某短视频APP统计2016-2018年国内某市短视频上传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短视频上传量高的区域有可能为(    )

①商业中心       

②工业园区     

③住宅小区       

④旅游景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该市城市空间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地形 B. 地形、交通

C. 交通、河流 D. 资源、地形

3.下列短视频的内容,最不可能出现在该市的是(    )

A. 地铁在高架桥上跨河而过 B. 高楼俯拍的建筑物错落有致

C. 汽车在山岭隧道中穿梭 D. 公交站周围布满了共享单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河流岸边A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    )

A. 3月21日6时左右 B. 6月22日5时左右

C. 9月23日5时左右 D. 12月22日6时左右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3.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含沙量大 B. 春季有凌汛现象

C. 流量年际变化大 D. 全年流量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

    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鲲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鲲栖息的是()

A.  B.  C.  D.

2.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变化的是()

A. 向北 B. 向南 C. 向西 D. 原地不动

3.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世界大豆价格上涨 B. 当地大量渔民失业

C. 食鲲海鸟大量死亡 D. 当地鱼粉加工繁忙

 

查看答案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中心向东移动。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 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 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 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