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可能是(  )

A. 河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江汉平原

2.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湖众多 B. 丘陵广布 C. 人口密度大 D. 平原面积小

3.该地区“双抢”期间须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 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B. 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 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D. 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1.D 2.C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图表内容。 1.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中显示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的“双抢”为7月份,此时正值长江中下游伏旱时期, 天气炎热干燥,故 D正确。 2.人均耕地不足可能是耕地少或人口多,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人口稠密,故C正确。 3.从图中可看出,晚稻生产主要在秋季,此季节气温已逐渐降低,因此热量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D正确。 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主要在6~9月,而早稻收割、晚稻插秧在7月,故A、B错误;“双抢”时早稻已成熟,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 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捷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

 

查看答案

非农化人口是指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的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 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B. 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C. 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

D. 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B. 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C. 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D. 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查看答案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 人口密度 B. 城市等级 C. 城市面积 D. 服务范围

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查看答案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2.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