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下图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

(2)气候专家认为甲烷坑洞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变暖进程,请解释原因。

(3)说明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

 

(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全球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 (3)甲烷坑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安全隐患;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 【解析】 本题以格达半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格达半岛处在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冻土广布,众多的冻土层可很好的将氧气隔绝开来,从而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条件;由材料可知格达半岛冻土广布,冻土广布的环境下地面密闭性较好,甲烷不易泄露易积累。 (2)该区域冻土广布,在当今已经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冻土会大量融化,那么地下的甲烷将会泄露出去,进入大气中,甲烷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3)由图文材料可知大量的天坑的存在,破坏了完整的地表形态,破坏了驯鹿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大量天坑的的出现驯鹿在觅食时容易失足跌入天坑内,从而威胁驯鹿的生命安全;天坑内释放的甲烷使该区域局部地区气温升高,使喜寒的驯鹿难以适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第一次“绿色革命”解决了印度的吃饭难题。但所培养的良种需要高密度种植和高肥水条件下才能获得高产,即需要投入大量的水、肥、农药等物质和能量。2004年开始,印度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等。

材料二: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一般在3~5月播种,6~7月进入旺长期,苗期长,怕涝又怕旱。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等的原料。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描述甲城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印度实施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环境效益。

(3)分析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富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兴都库什山脉北坡海拔约4900m的维略夫斯基冰川,干流向西北,最后汇入咸海。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雪水、冰川融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该河流泥沙含量在中亚河流中均居于前列,带到咸海里去的泥沙大约为中游附近输沙量的11%。阿姆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渠,在一些支流上还修建了一系列的季节性调节水库。乙和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材料2:阿姆河流域水系图

材料3:阿姆河上中下游地区的气候要素图

(1)阿姆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是多峰式的,汛期延续很长,从3月到10月。结合材料,从气候、河流补给类型和地势,分析阿姆河汛期长的原因。

(2)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该流域发展种植业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的第一大岛,其地下深处有储量巨大盐层深厚的盐矿。盐矿内遍布大型机械设备,开采后直接运往意大利北部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盐矿每天开采和运走的岩盐多达数千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关于西西里岛盐矿形成前,地中海地区环境变化的说法合理的是

①板块运动造成直布罗陀海峡闭合

②海区地壳抬升,海水外泄

③海区干涸,盐类物质析出

④盐类物质下渗,在地下累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西西里岛岩盐的品质远高于现代海盐的原因是

A. 机械化生产,品质有保证 B. 纯度高,形成时期污染小

C. 全年都可开采,成本低 D. 当地矿业公司加工技术水平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国农业区景观,人们发现圈内农作物长势良好,同时附近有少数圈被废弃掉,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景观主要作为旅游观赏 B. 景观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

C. 圈内中心为水井,景观为特殊的灌溉方式形成 D. 废弃圈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

2.该国家可能是

A. 俄罗斯 B. 沙特 C. 荷兰 D. 越南

 

查看答案

    荷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玻璃温室,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一带。温室内设施齐备,采用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和生物除虫技术,实行“专业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出产优质高产的蔬菜和花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北部岛链走向的形成原因是

A. 河流的分布 B. 板块挤压隆起

C. 洋流的流向 D. 冰川侵蚀作用

2.荷兰玻璃温室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是因为

A. 气候温凉,日照少 B. 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

C. 沿海滩涂,低成本 D.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

3.玻璃温室采用自动化灌溉系统可

A. 精准施肥 B. 防止水污染

C. 有效杀虫 D. 减轻土壤盐碱化

4.有“西风送雨”现象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