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在-45℃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既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份和月份。

 

(1)近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气温极低,在-40℃以下;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静风、大气稳定。 (2)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强浓雾维持时间长,直到午后冰晶体长得很大才自然落下消散。 (3)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通讯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冻死;冰雾发生时逆温现象严重,阻碍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4)黑龙江,内蒙古。 1月份 【解析】 (1)根据材料,冰雾是辐射冷却雾与逆温有关,在极低温和相对湿度55%~65%之间易形成,与风力有关,静风、大气稳定的条件才可以形成。 (2)根据冰雾形成条件,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以及午后冰晶体自然落下消散。午后不利于冰雾的存在,故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 (3)冰雾发生会影响交通、通信,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大气环境等方面,具体不利影响有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通讯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冻死;冰雾发生时逆温现象严重,阻碍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4)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极低温的省份,有黑龙江,内蒙古的东部大兴安岭山区也易出现。陆地内部最可能出现极低温的月份是最冷月1月份,故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月份是1月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0~11月,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山火导致了数十万英亩的土地被烧毁,1万多所房屋被烧毁,造成了约84人遇难,还有1200人失联,洛杉矶一带受灾尤为严重。圣塔安娜风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火烧的方法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下图是洛杉矶地形示意图。

(1)简析秋季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火势猛烈的自然原因。

(2)说出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

(3)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林区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4)近年来,受控火烧的防火方法受到部分人群反对。请你举例说明反对的人群及理由。

 

查看答案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 大兴安岭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四川盆地

2.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 降雪量大 B. 积雪消融快 C. 枝叶繁茂 D. 多大风

3.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 增加融雪量 B. 减少融雪量 C. 降低汛期水位 D. 缩短汛期长度

 

查看答案

    某校地理小组利用暑假对长江部分沿江城市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小组成员发现,长江干流上近几十年来修建了很多大桥,但桥下净空高度(水面到桥梁底部能满足通航需求的最高高度)却有很大差异。下图为该研学小组绘制的长江干流部分大桥建成时间及桥下净空高度示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长江大桥

A. 桥下净空高度低于32米的不足5座

B. 建成年代越早的桥下净空高度越低

C. 靠近入海口的桥下净空高度普遍较大

D. 位于同一城市的桥下净空高度相同

2.长江干流部分河段的大桥采用较大桥下净空高度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建桥资金 B. 方便桥下船舶通行

C. 缩短桥梁长度 D. 利于桥梁自身稳定

3.该研学小组还得知,有关部门为长江下游发展“江海联运”设计了新型货轮。与普通海轮相比,这些新型货轮

A. 吃水深度增加 B. 船只动力更强 C. 桅杆高度加大 D. 船体宽平低矮

 

查看答案

    兰新高铁(图一)的部分路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内的强风吹翻列车,其一侧有许多圆形小洞,“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图二)。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隧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修地下隧道,乙地修“地上隧道”

②甲地修“地上隧道”,乙地修地下隧道

③图二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低温

④图二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强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 物流 B. 商务 C. 工业 D. 园艺

 

查看答案

    径流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下图是甲河两次相同降水量条件下形成的流量过程曲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区域气候因素是影响径流的决定因素,其中降水过程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最大。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1的降水强度大 B. 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

C. T2的降水历时短 D. T2的降水损失小

2.甲河的流量过程曲线T1出现的频率很高,则推测甲河的流域形状为

A.  B.

C.  D.

3.甲河流域内的下列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形成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 旱地改水田 B. 修建调水工程 C. 覆盖地膜 D. 坡地改梯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