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上海晶澳太阳能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2019年1月14日,西班牙安迅能能源公司在墨西哥索诺拉州西北部完成了一座405兆瓦光伏电站的建设,项目预计在5月并网。上海晶澳太阳能为该电站供货405兆瓦的高效光伏组件。电站由1.2228万块晶硅面板构成,光伏捕获面积达到了2.4平方公里。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约58.3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该项目位于索诺拉沙漠地区,对组件的高可靠性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晶澳优质的组件通过了多项环境测试,在极端的环境下仍表现优异,能够为提升发电量提供有力保障。下图为墨西哥示意图和光伏电站图片。

(1)分析墨西哥索诺拉西北部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推测上海晶澳太阳能组件的性能。

(3)说明与火电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4)简析该光伏项目对中墨两国发展的意义。

 

(1)大量的晶硅面板可以阻挡风沙,减少风沙活动频率;可以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植被恢复。 (2)由于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上海晶澳太阳能组件抗干旱,耐高温,耐强紫外线, 能抵御风沙。(任答3点) (3)与火电相比,光伏发电优点:太阳能光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枯竭危险; 太阳能光照资源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为清洁能源,无污染。 缺点: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 (4)对中国: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的海外市场; 对墨西哥:为当地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墨西哥索诺拉州光伏产业的发展为例,考查光伏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上海晶澳太阳能组件的性能、火电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缺点、该光伏项目对中墨两国发展的意义等,重点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注重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克制该项目位于索诺拉沙漠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利影响有:一是大量的光伏集热板可以阻挡风沙,减少风沙活动的影响;二是晶硅面板能够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地面的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三是有利于地面植被的恢复,缓解荒漠化现象。 (2)根据材料,该项目位于沙漠地区,因此上海晶澳太阳能组件具有耐高温、抗干旱,耐紫外线及抵御风沙的性能。 (3)根据所学知识从能源持续利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能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火电相比,光伏发电优点:太阳能光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枯竭危险; 太阳能光照资源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为清洁能源,无污染。 缺点: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 (4)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对中国可以进一步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扩大我国海外市场; 对墨西哥:为当地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

 

(1)分析三县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

(2)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县耕地撂荒的原因。

(3)说明三县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

(4)为缓解三县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京、津、冀各自优势产业对应正确的是

①采掘业、重加工工业

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③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先进服务业

A. ③①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2.甲箭头代表的含义是

A. 产业与技术扩散

B. 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C. 信息和资金支持

D. 资源、劳动力以及初级产品

3.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

①疏解首都核心功能、缓解“大城市病” 

②优化城市群结构、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③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④大气环境治理、改进区域的生态环境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2.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 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 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 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 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3.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 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 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 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 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重庆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生活水平 B. 人口政策

C. 地理位置 D. 产业转移

2.X城市最有可能是

A. 长春 B. 杭州

C. 成都 D. 兰州

 

查看答案

    大熊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65°N~67°N、118°W~123°W),湖面海拔不足200米。20世纪初,湖泊东岸地区发现沥青铀矿,1930年开始开采,从矿砂中提炼镭、铀等物质,但近年来仅开采银矿。埃科贝为采矿中心,也是湖区最大居民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大熊湖的主要外力最可能是

A. 冰川 B. 流水 C. 风力 D. 海浪

2.大熊湖区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有

①冻土分布广泛 

②空气氧含量低 

③劳动力数量少 

④提炼技术落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埃科贝近年来仅开采银矿而非铀矿的原因是

A. 放射危害较大 B. 市场需求改变

C. 保护生态环境 D. 资源开采殆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