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域旅游是全域景观优化、多产业互动...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域旅游是全域景观优化、多产业互动、全民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安徽黄山、浙江杭州西湖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材料二  2016-2018年,黄山旅游接待进山游客人次,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18年下降多达9.94%。下图为《2018中国高铁游酒店白皮书》中有关黄山旅游意愿及交通方式的相关数据。

   

材料三 2018年底杭黄高铁开通运营。杭黄两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旅游合作机制,将共同打造“名城、名湖、名江、名山、名村”沿杭黄高铁黄金旅游线,串联起了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黄山、杭州确定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分别有     

(2)数据显示,未来     交通成为前往黄山旅游的主要方式,除交通因素外,黄山旅游业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打造“杭黄高铁黄金旅游线”,发挥全域旅游对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1)黄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旅游资源价值高,旅游资源丰富; 杭州西湖为世界文化遗产,距客源市场近 (2)铁路(高铁) 受季节影响,淡季客流量不足,旺季接待能力不足;酒店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条件较差;附近旅游资源对客流量的吸引,政府统筹管理不足 (3)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交通、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民参与,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人;打破单一景区建设的局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对旅游资源保护,深层次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区域合作,宏观调控,扩大旅游市场。 【解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能成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说明黄山、杭州旅游资源价值高、游览条件好,适合开展全域旅游活动。黄山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对游客吸引力强;杭州西湖景观知名度高,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区接待能力强,客源市场广阔。 (2)读图,未来2年内,前往黄山的交通方式火车占比60%,说明未来将以火车(铁路)为主。由图可知影响游客前往黄山旅游的因素还有酒店、美食、时间等,可结合这些因素分析。节假日、旺季前往黄山旅游的游客多,而非节假日、冬季游客数量较少,旅游市场不稳定,受季节影响大;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差,尤其是旺季游客多时接待能力不足,使游客旅游体验较差;随着黄山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黄山吸引的游客规模减少;政府管理不善,没有积极推进各景区的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3)“全域旅游是全域景观优化、多产业互动、全民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发展全域旅游,把黄山及其周边地区都当作景区,有利于推动黄山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景区内的居民都参与到产业活动中,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使游览的景观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景点,有利于改变各景区各自建设、重复建设的局面,促进景点间的相互合作,共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全域景观化使各地的旅游资源都能得到开发和保护,减少过去对非景区旅游资源的破坏情况,有利于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全域旅游要求区域内部加强合作,共同规划、建设,提高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力,扩大旅游市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海是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红海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

材料二  下图为红海、阿拉伯海海域等深线图。

(1)判断甲处的海底地形是     ,简述红海海底地形的形成过程。

(2)红海珊瑚生长的有利条件有     

(3)红海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有     

(4)红海航线油轮出现石油泄漏,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2019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在多方面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地区的交流协作。

材料二  下图为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三  下表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比较表。

(1)简述北部湾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与北部湾城市群相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特点。

(3)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不同,试分析原因。

(4)加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可以促进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实现战略对接。通过“冰上丝绸之路”,从我国港口往北航行到达欧洲西部,可以大大缩短经苏伊士运河到达欧洲西部的航程。

材料二  2018年9月,《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了拉动地区振兴的“火车头”。图甲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简图,图乙为东北亚区域简图。

材料三 大连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北唯一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规划的港口。

(1)相对于苏伊士运河航线,从“冰上丝绸之路”前往欧洲西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中国参与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可行性有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3)发挥地区优势,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简述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对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该处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人们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水稻。近年来,印度政府提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实施大坝网建设计划。

材料二  图甲为南亚东北部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乙为某城市气候统计图,图丙为阿萨姆地区河谷沙洲示意图。

(1)图乙所示气候统计资料与图甲中     (G城或H城)对应,其气温与降水的年内变化特点有          

(2)据材料判断布拉马普特拉河含沙量特征为     ,阐述判断的理由。

(3)图中大坝主要分布在     ,修建大坝时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有     

(4)当地农民选择     (冬半年或夏半年)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水稻,试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

    白洋淀湿地享有“华北之肾”、“华北明珠”的美誉,也是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白洋淀湿地某季节水均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白洋淀湿地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白洋淀湿地与地下水之间存在双向转化关系

B. 目前白洋淀主要补给来自A代表的人工调水

C. 人类活动和水文条件变化影响白洋淀水位变化

D. 白洋淀面积与周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呈负相关

2.关于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施恢复白洋淀水位、退耕还湿、生态修复等措施

B. 白洋淀湿地承担着缓洪治涝和蓄水灌溉的重要任务

C.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发挥白洋淀湿地的经济功能

D. 加大白洋淀湿地向周边地区提供灌溉用水的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