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农牧耦合是指合理配置农作物秸秆、牧草等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农副产品,带动农牧业发...

    农牧耦合是指合理配置农作物秸秆、牧草等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农副产品,带动农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持续增值。农牧耦合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性。下图为我国某省种植业生产层和畜牧业生产层的耦合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农牧业耦合的优势表现在

A. 土地类型多样,植被资源丰富 B. 地势起伏大,开辟冬夏季牧场

C. 草牧沼果模式促使物质循环 D. 有机肥返回避免农业土地污染

2.为促进该省各地区农牧耦合发展,当地应

A. 充分发挥草山草坡优势,优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C. 防治水土流失,防灾减灾有效提升土地生产力

D.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保证各区人均粮食生产量

 

1.AC 2.BC 【解析】 考查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措施。 1.读图,该地农业用地类型有草地、林地、耕地等,利用类型多样,草、树等植被资源丰富,A对;该地没有冬夏牧场,冬季在闲田种牧草、夏季利用山坡草场资源放牧,B错;将牧业、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放入沼气池,沼渣、沼液返还回耕地、林地等,形成良性生态循环,C对;有机肥返回到农田有利于减少化肥对土地的污染,但不能完全避免土地污染,D错,故选AC。 2.大牧场放牧业养殖规模大,优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会大量占用土地资源,使种植业、林果业用地面积减少,不利于种植业和牧业的协调发展,大规模养殖还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A错;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加工,也有利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对;防治水土流失,防灾减灾有效提升土地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牧业的发展,C对;为保证各区人均粮食生产量而大量增加耕地面积,坡度较大地区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错,故选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有

A. 陆上水域面积大于海上水域面积 B. 山地丘陵区面积大于平原面积

C. 盐城等地滩涂面积占比较高 D. 林地主要集中江苏南部地区

2.苏南地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

A. 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B. 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

C. 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各自采取分块式管理方式

D. 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

 

查看答案

    某学者以淮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获得城市空间扩展的相关数据(下表)。下图为淮安主城区城市形态紧凑度变化图(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是:式中c指城市的紧凑度,A指城市建成区面积,P指城市轮廓周长。)

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数据来源于

A. GIS B. RS C. BDS D. 数字地球

2.城市紧凑度的变化对主城区空间布局的影响是

A. 有效减少交通距离 B. 市政设施建设投入减少

C. 行政管理要求提高 D. 主城区土地利用率变高

 

查看答案

    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差异 B. 人口密度

C. 种植制度 D. 技术水平

2.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A. 豫南 B. 鲁东

C. 冀北 D. 皖北

 

查看答案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 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 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 2050年中国与印度的差异最大

2.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         

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某林地多年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植被类型主要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季雨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B. 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D.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东侧湿度较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