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

    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差异 B. 人口密度

C. 种植制度 D. 技术水平

2.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A. 豫南 B. 鲁东

C. 冀北 D. 皖北

 

1.C 2.A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我国华北地区与美国玉米带种植地区相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错;机械粒收效果与玉米含水量密切相关,我国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但人口密度不会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B错;种植制度包括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组成、熟制、种植顺序等,华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与玉米轮作,6月份播种玉米、10月份成熟后需及时收割以便播种冬小麦(秋播),而进行机械粒收需在成熟期1个月后收割,这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因此华北地区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受种植制度制约,C对;华北地区机械粒收效果有限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水平低,而是因为可以推迟的时间有限导致玉米籽粒含水率仍较高。 2.读图,豫南(河南南部)、鲁东(山东东部)、冀北(河北北部)、皖北(安徽北部)四个地区相比,玉米播种期最早的是豫南(6月2日至6日左右),最晚的是冀北(6月18日以后),鲁东、皖北居中。玉米播种时间越早,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越好,热量越充足则玉米生长越快、生长期越短,玉米的成熟时间越早,因而玉米收获时可推迟的时间就越长,推迟时间越长越利于减少玉米含水率和进行机械粒收,因此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播种期最早的豫南,故选A,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 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 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 2050年中国与印度的差异最大

2.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         

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某林地多年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植被类型主要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季雨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B. 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D.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东侧湿度较大

 

查看答案

    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下图为“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帆船环球航行经过下列海域时

A. ①处盛行西北风 B. ②处空气对流旺盛

C. ③处受高气压带控制 D. ④处海面风浪较小

2.帆船到达⑤海域时,当地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青海湖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是

A. 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 B. 乙处受挤压形成背斜

C. 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D. 湖盆因断裂陷落形成

2.青海湖特产湟鱼生长极慢,有“十年长一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

A. 物种丰富饵料多 B. 流域封闭少天敌

C. 水温低冰期长 D. 径流汇入盐度低

 

查看答案

    2018年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参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进入甘孜州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接近最高处经过很多隧道……”。下图为研学活动行程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行程中最崎岖的路段可能是

A. 宜宾—康定 B. 康定—雅江

C. 雅江—理塘 D. 理塘—景区

2.从安全角度来看,在最高处附近建隧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

A. 滑坡路段 B. 大雾路段

C. 强风路段 D. 冰雪路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