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

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外缘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D 2.B 【解析】 1.读图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多到少,密度减小,乙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少到多,密度增大,两城市的变化特征明显不同,A错误;1982—2000年,甲乙两城市外缘人口数量都增加,密度增大,变化特征相同,B错误;从城市用地面积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均高于乙城市,说明甲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乙,故C错误;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和外缘人中密度都比乙城市大,因此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故D正确。 2.根据城市中心商务区用地集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规律判断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距M处约8-10千米处,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出现在P处,①错,②对;甲城市N处2000年常住人口密度增加,说明市中心人口外迁形成卫星城,人口密度形成次高峰,③对;乙城市1982~2000年间常住人口密度自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且人口密度无突然增加区,说明乙城市的规模小,服务范围小,在Q处没有形成卫星城,④错,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河岸带是陆地和河流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物种多样性等特点。采取恰当的河岸带管理措施,可以使其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材料二  下图溪流倒木是我国东部地区河岸的一种常见的景观。在该河流岸坡改造工程中,有关部门计划采取 “生态梯田”的岸坡设计理念,并且着手清理溪流倒木。

针对有关部门清理溪流倒木的做法,有专家提出异议,请帮他阐明理由。

 

查看答案

    传统的攀岩运动是指攀岩者主要依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富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冒险性,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等美称(下图)。广西桂林阳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山形独特、奇峰竞秀,多是一个个独立的山峰拔地而起,每一座独峰都拥有陡峭的岩壁。这些岩壁虽然风化严重,但岩壁上的风化物及时被雨水冲走,留下的岩石裂缝、凸点和坑洞既坚固又干净。

分析广西桂林阳朔成为国内最聚人气攀岩福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克苏河流域(下图)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昆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为阿克苏河的两大支流,下表为昆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的径流组成和年内分配表。

材料二 红枣具有喜强光照,耐寒、耐旱、耐热的特点,据统计,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近400万亩,阿克苏的红枣就占到了三分之一。阿克苏红枣生长环境好,自然挂枝风干,与内地红枣相比,个大、皮薄、肉厚、味甘,口感极佳。当地红枣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少,进行有机种植。

(1)读上表可知昆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的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______,该季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_______,这两条河流冰川融水补给更大的是_______河,原因是______。

(2)说明发展红枣种植及其加工业对阿克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3)有人认为“阿克苏地区应大面积推广有机红枣种植”,试说明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班牙略图。

材料二 海水淡化是沿海国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西班牙是目前应用海水淡化最多的西方国家,海水淡化排放的浓盐水对该国沿岸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下图为西班牙海水淡化产水能力与单位能耗统计图。

材料三 下图为日地距离与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将一年分成了四个时间段。

(1)指出甲地的自然带,并分析形成原因。

(2)简析近年来西班牙海水淡化厂不断增多的原因。

(3)简述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海域不易净化浓盐水的自然原因。

(4)指出西班牙利用光照开展海水蒸发淡化的最有利时间段(用图中数码表示时间段),并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角度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是

①某市市区近20年来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②某省近10年来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交通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