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亚洲某区域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甲城市所在国家与乙城市所在国家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日本海
2.下列关于对甲城市所在国家区域认知错误的是
A. 水稻种植业机械化程度高,但主要使用小型机械
B. 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 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D.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界,多火山、地震
3.影响甲城市所在国家主要工业地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交通 D. 劳动力
4.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
A. 气候的主要成因不同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 年降水量丰富且分布较均匀 D. 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乙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乙中气候资料②与图甲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
A. 昌都 B. 景洪 C. 万象 D. 金边
2.湄公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及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的月份是
A. 降水 4月 B. 降水 10月
C. 融水 4月 D. 融水 10月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其原因是
A. 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降水少 B. 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大
C. 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 气温高,蒸发旺盛
4.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及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②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③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④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B. 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 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 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 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D. 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 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 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 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 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图中E大洲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4.从伦敦至上海的货轮,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_岩,A受到_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_岩。
(3)各类岩石在地下一定深度发生④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
(4)在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在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5)任意开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等地质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