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双选)_________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双选)_________

A.地中海沿岸逐渐进入多雨季节   B.澳大利亚热带草原由干季转为湿季

C.南半球温带草原开始进入冬季   D.海河开始进入汛期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有(双选)_________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1)66°34′ 黄道平面 (2)B D (3)BC (4)AB (5)BC 【解析】 (1)读图,角②的度数是66.5°,平面③的名称是黄道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能的日期是夏至,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能的日期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B、D对。3月21日是春分,9月23日是秋分,太阳直射赤道,A、C错。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北回归线过程中,北回归线及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A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对,D错。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C对。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南回归线过程中,临河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A错,B对。临河昼短夜长且夜渐长,C错,D对。 (5)若黄赤交角为20°,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着回归线度数,即回归线度数是20°,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仍是一个回归年,A错。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B对。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或最北界线,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C对。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变,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a—变质作用 B. b—风化作用

C. c—重熔再生作用 D. d—侵蚀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有层理构造 B. 常含有化石

C. 多气孔构造 D. 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查看答案

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B. 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C. 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D. 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2.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堆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D. 人为破坏

 

查看答案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 沙尘暴 B. 水土流失

C. 土地次生盐碱化 D. 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08年入冬以来,山东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