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一水文站某时期流量、水位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月27日该...

下图为我国一水文站某时期流量、水位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月27日该水文站水位剧涨的原因是

A. 台风过境 B. 寒潮侵袭 C. 发生凌汛 D. 积雪消融

2.该水文站位于

A. 闽江上游 B. 黄河下游

C. 塔里木河中游 D. 黑龙江下游

 

1.C 2.B 【解析】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1.有材料可知,1月27日是冬季,冬季时河流受台风影响极小,台风过境多在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登陆,A错误。寒潮侵袭会带来降雪,也有可能让河流发生冰冻,但是不会让河流水位短时间暴涨,因此不可能是寒潮侵袭,冬季温度较低,更不可能发生积雪消融,BD错误。冬季河流下游位于高纬度地区,结冰快,上游低纬度地区结冰慢,因此水流在下游被堵塞,容易产生凌汛,短时间水位剧涨,正确答案选C。 2.由第一小题可知,该河流具有凌汛现象,河流凌汛发生条件是河流具有结冰期并且河流的流向是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黄河下游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所以该水文站有可能位于黄河下游,符合凌汛发生条件。闽江上游河流没有结冰期,塔里木河中游冬季河流水量较少,容易出现断流现象,不可能是水位暴涨,黑龙江下游河流流向是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地区。正确答案选B,A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南方花岗岩区分布着许多“崩岗”地貌(下图),深厚的风化壳是崩岗形成的基础。下表示意福建省不同高程的土地面积所占比例与崩岗面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花岗岩区风化壳厚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强劲 B. 气候暖湿

C. 太阳辐射强 D. 昼夜温差大

2.形成崩岗的主要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断裂下陷 D. 地壳上升

3.福建省最易发育形成崩岗地貌的高程范围是

A. 100-250米 B. 250-500米

C. 500-800米 D. 800-1200米

 

查看答案

    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利用上、下库落差进行水能发电。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期,上库放水发电;在负荷低谷期,用富余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回上库蓄积,以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平衡电力供需。直接将海洋作为下库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类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7年国家能源局完成了沿海地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普查,普查范围排除河北、天津、上海三省市。其主要原因是这三省市

A. 地形平坦,缺乏上库建设条件 B. 降水稀少,抽蓄备用水量不足

C. 电力充足,无需修建蓄能电站 D. 地价昂贵,修建场地空间有限

2.与河水抽水蓄能电站相比,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缺点是

A. 建设水库的费用高 B. 抽水量受季节限制

C. 电力调峰能力较低 D. 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3.除建抽水蓄能电站外,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措施有

A. 提高风电比例 B. 降低火电比例

C. 限制工业的发展 D. 扩大峰谷电价差额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的腹地,圣洁广袤的“中华水塔”三江源正面临着垃圾的侵袭和挑战,2018年12月,珠峰大本营也因此对游客关闭。

分析说明三江源地区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