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东芜、中山等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东芜、中山等 9 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 群。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作为中国经济新引季受到世界嘱目。

材料二    图甲 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及部分城市发展方向示意图”,表 A 为“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产 业对比表”。

(1)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国家政策、多侨乡等区位条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与港澳融合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其新的发展优势区位条件有                 

(2)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澳门具有的第       产业优势,对广东的转型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东莞、中山的优势产业由        密集集型为主向        密集型为主转变,深圳正发展为        中心,这些都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发展动力和经济支撑。

(3)为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科技实力雄厚 产业(经济)基础好 三 劳动 技术 全球科技产业创新 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完善基础设施(交通) 【解析】 该题以港珠澳大湾区为背景,考查学生读材料、图、表格获取地理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一、二问比较简单,认真阅读材料就可获得答案;第三题,区域大发展应从不同地区分工与协作,完善交通运输等方面思考。 (1)珠三角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产业升级,现在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壮大起来,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港澳一直具有金融、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的优势,东莞、中山开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正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深圳的优势产业很多,除了金融,其余都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充满了科技创新的氛围。 (3)促进区域的发展,需要不同地区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扬长补短,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区域发展体系,同时需要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形成路网完善、各项服务设施齐备的发展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以占全国 2%的河流径流量,承担着 15%的耕地和 12%的人口用水。由于 水资源紧缺,沿岸各省区在黄河取用水时都遵循严格的水量配给。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表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表”

(1)黄河干流的径流量从兰州到河口有所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2)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和不同的干湿地区,一方面为沿岸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另一方面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在黄河沿岸省区中,山西调用的水量季节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省区,从用水结构来看,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3)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__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水库拦沙作用。这种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 年 5 月 17 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附近海域发生 5.1 级地震。巴厘岛人口密度位居全国第 二,经济发达,享有“花之岛”、“ 神仙岛”的美誉。近年来,每年上岛游客不断增加,接近甚至超过该岛 人口数。

材料二:2018 年 11 月 25 日 8:00,台风“天兔”在距离越南胡志明市东南方向约 115 千米的位置登陆。

材料三: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1)受台风“天兔”的影响,胡志明市可能出现         天气;在①②③中选择当地居民合理的避灾行为:                  (①渔民及时回港避风 ②出行乘坐飞机③从低洼地区及时转移);政府监测台风“天兔”中心 位置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2)巴厘岛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为减轻其危害,政府应采取的防灾措施主要有什么?

(3)巴厘岛城镇集中分布在该岛的         部(填方位),并沿         分布,巴厘岛人口密度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下表示意我国某两个省(市、区)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对比。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省(市、区)最可能是

A. 浙江、西藏 B. 上海、黑龙江

C. 上海、西藏 D. 浙江、黑龙江

2.关于甲、乙两省(市、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农业总产值很低 B. 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C. 甲对外开放程度低 D. 乙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仍较大

 

查看答案

    红层(下左图)由红色的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等岩石组成的地层出露地表而形成。目前 我国已知的红层出露面积超过 80 万平方千米,南北方都有大面积分布,且南方出露面积大于北方地区。小明 同学利用节假日赴新疆在飞机上从高空观赏红层地貌景观,积累了丰富的观赏经验。下右图示意新疆红层的 分布及乌喀航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发现与南方地区相比,在新疆航拍、观赏红层的效果较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新疆

A. 开发较晚,大气洁净 B. 地势崎岖,峰岭众多

C. 干早少雨,植被稀疏 D. 面积辽阔,红层广布

2.小明建议,若乘飞机在南疆观赏红层,应尽可能避开

A. 12-2 月 B. 3-5 月 C. 6 -- 8 月 D. 9-11 月

3.小明乘坐从乌鲁木齐飞往喀什的航班,为了获得最佳的红层观赏效果,应选择的座位和航班时间是

A. 左侧靠窗 7:15-9:15 B. 右侧靠窗 7:15-9:15

C. 左侧靠窗 9:55-12:05 D. 右侧靠窗 9:55-12:05

 

查看答案

    江苏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岸线上少有城市分布,即使是一些临近海洋的城市,也 大都距离海岸线几十千米远。江苏省沿海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港,而河流运输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下图示意江苏省海岸线及交通、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江苏南部海岸线与北部相比位置更偏东,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搬运 B. 河流沉积 C. 地球自转 D. 海浪侵蚀

2.造成江苏省海岸线少有城市分布的合理原因是

A.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 B. 盐碱地不利城市建设

C. 缺少海堤,海水倒灌严重 D. 河流强大的造陆能力

3.江苏省海运运输量不及河流运输量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分布集中于沿长江地带 B. 淤泥质海岸水浅,难以通航

C. 沿海地区海运交通设施落后 D. 海岸线平直,难以建设港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