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岸线上少有城市分布,即使是一些临近海洋的城市,也 大都距离海岸线几十千米远。江苏省沿海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港,而河流运输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下图示意江苏省海岸线及交通、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江苏南部海岸线与北部相比位置更偏东,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搬运 B. 河流沉积 C. 地球自转 D. 海浪侵蚀
2.造成江苏省海岸线少有城市分布的合理原因是
A.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 B. 盐碱地不利城市建设
C. 缺少海堤,海水倒灌严重 D. 河流强大的造陆能力
3.江苏省海运运输量不及河流运输量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分布集中于沿长江地带 B. 淤泥质海岸水浅,难以通航
C. 沿海地区海运交通设施落后 D. 海岸线平直,难以建设港口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间低四周高 D. 北高南低
2.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 ④地 B. ③地 C. ②地 D. ①地
3.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D.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1960 年独立初期到 70 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 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 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 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A. 灌溉便利 B. 科技水平高 C. 能源充足 D. 热量丰富
2.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 花生加工能力低
C. 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 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森林减少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草原退化 D. 水土流失
巴西(如下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的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发电约为300雷亚尔/兆瓦(雷亚尔为巴西流通货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 B. 巴西高原面积广阔
C.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洁净 D.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
2.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巴西工业发展缓慢 B. 水力发电供应充足
C. 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 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3.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②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用电量大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
④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陆西南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B. 大河多由东南流向西北
C. 气候温热,气候类型单一 D. 近年来,最高山峰雪线下降
2.有专家指出,禽流感进入该大洲会给人类带来“极端的灾难”,主要是因为该大洲:( )
A. 经济发达,家禽饲养规模大 B. 外来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
C. 经济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 D. 国际贸易发达,会导致禽流感全球流行
3.若某生态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图中M点及周边植被景观分布近似于左上图部分所示(注:大圆的直径约2~4千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年降水量由M点向四周递增 D. 地下水由M点向四周降低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 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 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落日农场选址于 A 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
A. 光照 B. 降水 C. 气温 D. 土壤
2.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①增加湿度 ②提高肥力 ③增强光照 ④抑制过高气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场模式的优势是( )
①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②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
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