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 )
A. 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 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 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
D. 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破坏植被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2016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熊猫”列车在高架轨道上以60公里时速在成都顺利完成1.4公里线路运行(如图),标志着国内首条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全线贯通。空铁属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德国的纺织业中心乌波塔尔市,拥有世界上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线,该线建成于1903年,全长13公里多。最初是为了把当地工业原料从鲁尔区运送到乌波塔尔市的各个工厂而兴建的,现以成为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日运输量达8万人次。

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第一条空中列车最初运送的货物是( )
A. 棉花 B. 铁矿石 C. 石油 D. 煤炭
2.地铁是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 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有( )
①工程量小,造价低 ; ②建设周期短,不受地质条件限制;
③施工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 ;④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3.下列区间最适合发展空铁的是( )
A. 成都内公交车站点之间 B. 上海—北京
C. 成都火车东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D. 成都—重庆
下图是巴顿给出的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中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
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的“最佳人口规模”。其中,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
A. P1 P2 B. P2 P3 C. P2 P4 D. P3 P4
2.我国学者研究后发现:①在我国统计所有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人均效益逐级提高;②单独考虑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发现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就出现城市的人均效益增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对策应该是( )
①大力发展特大城市
②大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大
③不能仅仅考虑城市规模来制订城市发展的政策
④针对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长江口一带“年平均盐度分布”和“咸潮时盐度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河流发生咸潮时,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①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
②地面沉降
③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
④淡水资源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减轻碱潮对城市影响的有效措施有( )
A. 水厂取水口向河流下游移动
B. 跨流域调水,保证城市供水
C. 开放上游水库蓄水,增加河口径流量
D. 建立海水淡化厂,实行含盐河水淡化
读下图(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植被是( )
A. 沼泽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荒漠 D. 草原
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次生盐碱化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 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严重
C. 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
D. 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