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A. 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 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 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 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据新华社联合国2007年2月2日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 9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生效。该协议规定:“联合履约”,即有减排义务的国家联合履行减排义务;绿色电能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的能源转化为电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绿色电能因为其价格比火电贵而没能得到充分发展;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 )
A. 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B. 扩大居民出行,方便居民外出旅游
C. 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 D. 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
A. 水污染 B. 辐射污染 C. 噪声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
A. 数量不断增大 B. 品种不断增多 C. 变化大 D. 治理越来越困难
3.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 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 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