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①④

2.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3.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①以后,②之前 B. ②以后,③之前

C. ③以后,④之前 D. ④以后,①之前

 

1.D 2.A 【解析】 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老龄化开始出现并日趋严重。结合图例可知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排序是④①②③。故选B。 2.0-14岁人口比重越高,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读图可知,④所示0-14岁人口比重最高,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故选D。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年份时该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尚不到但很接近10%,而②年份时该年龄段人口比重已稍稍超过10%,即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由此判断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①以后、②之前。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可能是

A. 海平面下降,低地被淹没 B. 火山、地震频发

C. 荒漠化日趋严重 D. 全球温室效应

2.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

A. 增加粮食产量 B. 减少海洋面积

C. 不利于航海 D. 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 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 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 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 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 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   ()

A. A国、D国 B. B国、C国

C. C国、D国 D. A国、C国

2.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

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

3.最近曾有战争发生的国家是     (     )

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

 

查看答案

读中国民居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竹楼式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 火热干旱的沙漠 B. 终年严寒的地区

C. 热而多雨的气候 D. 地势高峻的高原

2.右图中的民居具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习惯,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春洼——地势低的地方可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往往水源充足,牧草返青早

②夏岗——高山草原地区夏季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

③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

④冬阳——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

A.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北美迁往拉美

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非洲迁往西亚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北流向四川 B. 从湖南流向广东

C. 从山东流向河北 D. 从新疆流向内地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 甲地优美的环境 B.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C.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 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