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我国季节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海陆 B. 纬度、地形
C. 地形、海陆 D. 洋流、地形
2.Ⅰ区域季节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海陆 B. 纬度、地形
C. 地形、海陆 D. 洋流、地形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
(2)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3) 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4)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衝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I963 -2002年期间,谊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采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1963一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A. 毁林现象严重
B. 森林覆盖率提高
C. 含沙量减少
D. 水库数量大增
2.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河床不断变窄 B. 河床不断变宽
C. 主航道变深 D. 主航道南移
3.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 B. 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
C. 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 D. 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甲示意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图乙示意宜兰县风频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其沙源及沙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 河流带来泥沙,风力堆积 B. 河流带来泥沙,海浪顶托沉积
C. 海浪带来泥沙,洋流搬运堆积 D. 盛行风吹来泥沙,风力堆积
2.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沙丘
A. 东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小 B. 东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大
C. 西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大 D. 西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小
3.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对兰阳平原的主要影响是
A. 尘沙飞扬,沙暴盛行 B. 阻挡海风,降水减少
C. 排水不畅,多沼泽分布 D. 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