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地膜覆盖技术并应用于农业生...

    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地膜覆盖技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如下图所示),即在垄中间用透光性高的白色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透光性低的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的地膜覆盖技术最可能首先应用于

A. 水稻种植 B. 樱桃种植

C. 蔬菜种植 D. 棉花种植

2.在垄两侧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A. 降低土壤湿度 B. 抑制垄两侧杂草滋生

C. 改善土壤肥力 D. 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3.垄中间的白色塑料薄膜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关键在于其能够

A. 增加大气降水 B. 减少地表下渗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水分蒸发

 

1.C 2.B 3.D 【解析】 本题以地膜覆盖为例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地膜覆盖属于农业技术因素,这种技改造了当地的气温和水分条件。 1.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地膜覆盖技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考虑到成本因素和投人产出比,最初地膜覆盖技术最可能应用于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种植类型,比如蔬菜种植。故C正确。水稻,棉花产值比较低,樱桃属于乔木,不用地膜覆盖, 故ABD错误。 2.垄两侧黑色薄膜由于透光率低,阳光多被薄膜吸收,因此,可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垄两侧杂草滋生,故B为正确答案,D为错误答案。薄膜不管是白色还是黑色,都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膜内土壤湿度,故A错误。薄膜覆盖不能影响土壤的肥力,故C错误。 3.图中自色塑料薄膜的铺设,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以后土壤水分直接蒸发进人大气,将土壤中蒸发的水分拦截在薄膜内,再渗入土壤,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地膜不能增加大气降水,另外,即便当地大气降水增加,因为薄膜具有不透水性,降水也无法进入薄膜内影响土壤的水分,故A错。不透水的薄膜覆盖在地表,可以减少渗入地下的水分,增加地表径流。但是这些却无法影响薄膜内土壤的水分,故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目前正发生第四次转移。下图示意全球制造业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转移路径看,影响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 劳动力成本 B. 自然资源

C. 工业基础 D. 技术水平

2.在全球制造业第四次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A. 加大政策的支持,吸引制造企业回归 B.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C. 进口东南亚等国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简图

材料二:诗人海子有一首著名的诗歌,里边提到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材料三: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是在‘两横三纵’发展格局下,交通沿线的城市圈建设逐步完善,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往西部转移,在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圈慢慢形成,而城市圈又发挥着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城市的发展带动起中小城市的发展。

材料四: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考察。第一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恩宁路永庆坊,这一带原本是挤满老房危房的老社区。2015年,广州用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保留了旧城风貌,并把创客空间、文化创意等吸引年轻人的产业引入这里,让历史街区再现活力和新意。

材料五: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待规划用地中选定一处作为高级住宅区,你认为选择在哪儿较合理?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还有那些选择的原因。

(2)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要发展方向,请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3)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内尚存的一些古旧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翻新,甚至再重建一些仿古建筑,以扩大其规模效应。你是否赞成该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4)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

材料二:下图是肯尼亚区域图和内罗毕(1.3°S,36.7°E,海拔1798m)气候资料(单位:温度℃ 降水mm)图

材料三:2019年清远马拉松于3月17日上午在清远市体育馆鸣枪开跑,2.2万名国内外选手参赛。最终中国选手张振龙以2小时21分09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两位肯尼亚选手分获亚军和季军。肯尼亚选手埃斯特·万吉鲁·马查里亚以2小时41分17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纵观这些年国内马拉松赛事,大部分冠军都让肯尼亚选手拿走。

材料四:2016年中国正式放开二胎生育,在当年达到了新生儿1846万,创2000年以来新高,然而转过年来到了2017年,人口增长不仅不及预期增长343万,反而在总体规模上下降了53万,仅为1793万,而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又下降二百五十余万。

(1)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A国是________。B国是________。C国是________。

(2)分析肯尼亚人口集中在西南部分原因。

(3)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方面分析肯尼亚人擅长马拉松的原因。

(4)材料四中,为什么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后,人口数量出现不升反降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材料二:黄河每年将12亿吨的泥沙携带入渤海,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淤积,形成了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由于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3)简述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2019年4月11日晚,深圳突降暴雨,持续两个小时的暴雨造成了11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每年夏季,我国很多城市都会遭遇严重的城市内涝。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②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

③城市“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措施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A. 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 营造“绿色墙壁”和“绿色阳台”

C. 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D.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