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B、C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相同 B. 冬季盛行风的风向相同
C. 河流汛期相同 D. 自然带相同
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 B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A、B两地自然带相同
D. 从B到C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 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 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 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 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A. 森林 B. 草原 C. 荒漠 D. 草甸
下列各地理现象中,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有( )
①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使植物四季常青、高大茂密
②澳大利亚从东部向西部的景观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
③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多内流河、沙漠广布
④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河流泛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日本地震的发生
C.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 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 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 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2.下方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上图中丁地的岩石类型对应下方图中的( )
A. a或b B. b或c C. c或d D. d或a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西部沿海城市卑尔根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日平均日照时数(h) | 0.6 | 2.0 | 3.0 | 4.9 | 6.0 | 6.3 | 5.4 | 4.6 | 2.9 | 1.9 | 0.8 | 0.3 |
(1)据图和材料一,描述卑尔根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特征并分析原因。
(2)罗讷河上游与阿尔沃河交汇处,一条清澈一条浑浊,据乙图说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挪威风电协会称,挪威风电产业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截至2016年底,挪威确定大约2000兆瓦的新增风电投资。法国运行的58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法总装机容量的一半,核电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3)结合两种能源特点比较挪威发展风电与法国发展核电的优势区位条件,完成下表。
| 共同优点 | 各自缺点 | 挪威发展风电优势条件 | 法国发展核电优势条件 |
风电 | 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 ① | ② |
|
核电 | 技术要求高;潜在危险大 |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