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下图是“‘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精耕细作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 D. 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大

2.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A. 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B. 减少生产要素投入,缓解耕地紧张局面

C. 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D. 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1.C 2.C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据图分析可知,秸秆等其他干物质,可以加工成为化工、建筑、燃料等原料回馈工业生产。此外,"富碳农业"生产出的粮食、蔬菜、水果只利用人工光源和营养液水进行栽培,完全不用土壤甚至基质,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D错误;不使用农药,产品品质好,商品率高,C正确;不是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高,AB错。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富碳农业不使用农药使用量,A错误; 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局面,但生产要素投入多,B错误;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C正确; "富碳农业"产业不仅可以使农业大幅增产,提高食品总供给,而且可以消耗二氧化碳,进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但不一定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 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B. 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C. 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D. 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2.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A. 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B. 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 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D. 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2019年2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等8家单位联合提出将热泵系统作为北京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进行能量季节迁移,冬天供暖蓄冷,夏天制冷蓄热,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效益。下图为“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源热泵

A. 所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B. 春秋两季的利用率最高

C. 我国西部地区更易推广 D. 在中纬度地区效益最大

2.北京市推广热泵系统的现实意义主要是

A. 降低投资成本 B.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 简化管网系统 D. 利于缓解地面沉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为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威海市 D. 东营市

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 单位GDP消耗大 B. 城市发展水平低

C. 单位GDP污染大 D. 城市调控效果好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与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分界线 D.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对区域特征及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深居内陆,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 乙距海远,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特征

C. 丙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D. 地形与气候是划分自然区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环地中海沿岸图,地中海沿岸的几个欧洲国家的葡萄酒享誉世界。

材料二  下图为上图中A、B、C三地年降水量曲线图。

(1)甲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海峡,它沟通了地中海与__________海。

(2)该地区西部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__

(3)B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__

(4)地中海沿岸地区葡萄品质好,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其葡萄酒享誉世界,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相对于该地区,我国新疆葡萄多加工为葡萄干出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5)冬季,A、B、C三地降水量自西向东递________,请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