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地区—图乙地区—图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纬度地带性 B. 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
A.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 B.3~6月 | C.6~9月 | D.9~12月 |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 B.河道淤积 | C.流速加快 | D.河床展宽 |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蒸发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2.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 大洋环流 B. 水循环 C. 大气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 1/6 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从 1880 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B. 不同河段汛期不同
C. 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 D. 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率小
2.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 )
A. 水力资源更为丰富 B. 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C. 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 D. 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
塞内加尔河是西非一条较大的河流,海水可向上游倒灌 200km 以上。1972 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规划建设了两座水利枢纽,分别是位于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和位于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图示区域经济水平落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水坝修建前,塞内加尔河从上游到下游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是( )
A. 流量增大 B. 洪峰推迟
C. 流速变快 D. 凌汛加剧
2.与马南塔里坝相比,迪亚马坝独特的功能是( )
A. 防洪 B. 灌溉
C. 航运 D. 阻咸
3.推测图中铁路线的主要作用是( )
A. 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 B. 利于高新产品的进口
C. 方便重工业产品出口 D. 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2017 年 5 月 1 4 日至 1 5 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中甲、乙均是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合作地区,分别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运行的中欧班列的西端桥头堡和重要中转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中,中国可以( )
A. 向甲地区大力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 B. 利用甲地区的港口大量进口铁矿石
C. 从乙地区引进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 D. 同乙地区各国家大力开展能源合作
2.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搭乘中欧班列,将四川花卉运输到荷兰鹿特丹,与荷兰相比,四川花卉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 )
A. 平原面积广阔 B. 灌溉用水充足
C. 生产成本低廉 D. 农业科技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