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

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2.该国可能是(  )

A. 美国    B. 芬兰

C. 巴西    D. 印度

 

1. D 2. B 【解析】 1.人口增长一般经过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增长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增长减缓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但是出生率下降;低速增长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D项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已经进入现代型,应该是发达国家;18世纪,该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不可能是美国,故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以我国东部某市760万手机用户为样本,统计的该地人口年龄数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居民迁入,对该市人口状况的影响是

A. 加剧迁入地老龄化 B. 提高了青壮年比例

C. 提高迁入地死亡率 D. 提高人口预期寿命

2.推测新居民迁入该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医疗卫生 B. 人口政策 C. 收入差距 D. 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

    清朝乾隆年间,约16.4万人迁移到新疆。以民户(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为主,兼有商户、遣户(流放罪犯)、兵眷等,政府给予官方资(遣)送、租给农具、划拨土地、提供籽种、口粮等。下图示意该人口迁移的主要路径。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乾隆年间,移民新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经济收入 C. 文化交流 D. 政府政策

2.迁移到新疆的移民,其迁入地主要是

A. 军事重镇或者战略据点内 B. 河流两岸或者山前泉水溢出地带

C. 地广人稀的盆地中央 D. 从东向西地域上连接外延地带

3.大量移民对新疆的主要影响是(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旅游业快速发展 C. 生态环境改善 D. 社会治安改善

 

查看答案

    位于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至2014年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 83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09万,占人口总数的15.9%。有关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总人口已经变为零增长。黑龙江省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外来移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份,但在近二十年里,人口呈加速流出状态。除辽宁和山东外,北京和天津成为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的主要流向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黑龙江人口大量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经济快速发展

C. 交通运输便利 D. 生态环境优美

2.对近二十年里黑龙江人口状况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老龄化加剧

②人口大量外迁→育龄妇女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减缓

③经济发展滞缓→收入提高缓慢→人口外出务工经商

④人均耕地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大量外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

读表(单位:万人),回答下列各题。

1.2011~2015年我国(  )

A. 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 B. 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

C. 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D. 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

2.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①本地就业环境改善

②交通运输成本升高

③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

④外出生活成本提高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下面为“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 0.775% B. 0.95% C. 3.7% D. 0.88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 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C. 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