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野生铁皮石斛药用价值极高,价格昂贵,适宜在凉爽、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野生铁皮石斛药用价值极高,价格昂贵,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由于长期过度采挖,野生的铁皮石斛资源已非常稀少。贵州省罗甸县采用“铁皮石斛茶树附生技术”,使茶树和铁皮石斛两种植物共生互养,发挥出最佳的生态种植效益。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从种苗培育、移栽定植到鲜条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贵州铁皮石斛种植主要集中在黔南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图甲为“贵州省地形简图”,图乙为“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

(1)简述贵州省地形特征。

(2)从生态、经济角度分析铁皮石斛茶树共生茶园的益处。

(3)推测贵州铁皮石斛茶树共生园冬季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赞成在贵州大规模发展铁皮石斛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或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或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 (2)共生茶园有利于增加石斛产量,可有效保护野生石斛资源;茶园产品多样化,可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了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生产出石斛伴生茶,增加经济 收益 (3)低温冻害(寒潮或冻雨)。原因: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冬季容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或处于昆明静止锋冷气团一侧),多低温、雨雪和冻雨 (4)赞同。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水热条件适合石斛生长;贵州茶园面积广,有利于发展石斛茶树共生;石斛种植需要的劳动力多,可带动就业;石斛价格昂贵,发展石斛种植业可增收农民收益。不赞同。石斛生长条件苛刻,种植难度大;贵州气候灾害多发,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大规模发展易加剧石漠化;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规模化产业链尚未形成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对区域影响 (1)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结合图例可看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2)由材料“铁皮石斛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可知,共生茶园有利于增加石斛产量,可有效保护野生石斛资源;充分利用了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由材料“由于长期过度采挖,野生的铁皮石斛资源已非常稀少”可知,共生茶园可生产出石斛伴生茶,增加经济收益;茶园产品多样化,可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3)从图中看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冬季容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处于昆明静止锋冷气团一侧,多低温、雨雪和冻雨。 (4)否赞成在贵州大规模发展铁皮石斛种植业可从发展铁皮石斛种植的区位条件和对当地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优势区位条件和对当地有利影响是赞同的理由,不利区位条件和对当地不利影响是不赞同的理由。 贵州发展铁皮石斛种植的区位优势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水热条件适合石斛生长;贵州茶园面积广,有利于发展石斛茶树共生;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为石斛种植需要的劳动力多,可带动就业;石斛价格昂贵,发展石斛种植业可增收农民收益。 贵州发展铁皮石斛种植的不利区位条件是石斛生长条件苛刻,种植难度大;贵州气候灾害多发,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规模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对当的不利影响为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大规模发展易加剧石漠化;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  B.  C.  D.

2.推测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

A. 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 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D. 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

3.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查看答案

    国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1994年就开始进入我国。目前我国本土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成立最早的沈阳新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国外厂商在我国设立工厂主要是为了

A. 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 获得充足的自然资源

C. 提前占领广阔的消费市场 D. 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2.相比较国外企业,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 重工业基础好 B. 生产成本低

C. 运营时间早 D. 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图甲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图乙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甲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 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2.造成图乙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如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 2000年 B. 2005年 C. 2007年 D. 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和武汉城市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B. 产业升级和转移

C.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 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2.根据图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甲城市最有可能是

A. 杭州 B. 株洲

C. 拉萨 D. 雄安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