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

(1)说明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

(2)从气候条件说明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原因。

(3)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试解释葡萄到达兰州后仍然保持新鲜的原因。

(4)蒙自市农民种植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比华北产区高,试简述理由。

 

(1)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早熟葡萄品种发芽早,成熟快,收获期早;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 (2)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 (3)交通条件改善,快递时间短;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 (4)实现一年两收,产量大;第二茬葡萄错季上市,且当地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 【解析】 (1) 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主要从纬度、农业技术方面分析。蒙自市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早熟葡萄品种发芽早,成熟快,收获期早。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了适宜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 (2)从气候因素分析,主要分析气温、降水影响。属于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用养分积累。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 (3)葡萄实现远距离销售,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改善,快递时间短。保鲜技术提高,也是重要条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 (4)蒙自市实现一年两收,单位面积产量大。第二茬葡萄错季上市,且当地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所以单位面积年收入比华北产区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虚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太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墟地面积扣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分别是

A. 1200米左右,700~900米 B. 1300米左右,1800—2200米

C. 2000米,700~900米 D. 2200米,1800—2200米

2.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查看答案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阀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下图示意新型生态河堤。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型生态河堤侧面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缩窄河流水道,提高水位

2.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袋结合可以

A. 减少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减轻旱涝灾害 D. 缩短使用期限

3.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 光台作用强,喜光 B. 茎干中空而脆

C. 根系横向生长 D. 适应性强,耐旱涝

 

查看答案

我国一旅行团到某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下面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左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  B.  C.  D.

2.上右图是某同学在甲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天山北坡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低值

B.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气候炎热干燥

C. 亚平宁半岛的河流处于枯水期

D.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

 

查看答案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下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 B.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C. 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 D. 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

2.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A. 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B. 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

C. 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D. 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查看答案

    俄式提拉米苏是以面粉、奶油和蜂蜜等为原料制作的千层蛋糕,用料足,口感好,但口感随新鲜度变化走。俄式提拉米苏最初通过黑龙江省的绥芬河口岸进口到中国,并向全国市场辐射,迅速成为“网红”食品。现在绥芬河的本地商家从俄罗斯聘请糕点师,进口原材料,将俄式提拉米苏在中国批量生产,进而促进了俄式风味食品加工业在绥芬河的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绥芬河生产俄式提拉米苏的优势条件是

A. 位于小麦产区,面粉等原料绿色无污染 B. 多条铁路线交汇,交通通达度好

C. 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 D. 临近俄罗斯,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2.俄式提拉米苏成为“网红”食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得益于

A.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B. 独特的俄罗斯风味

C. 我国消费市场广阔 D. 优秀的品牌营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