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 减轻城市内涝

C. 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D. 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2.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

A. 调节局地小气候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提供观赏景观 D. 增加下渗量

 

1.C 2.D 【解析】 本题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对雨水收集示意图进行认真的研读,要了解每一个环节在其中的作用 1.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且配有大量的植被,可知该系统可以环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因此A项不能选;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减少地面径流从而可以减轻城市内涝,因此B不能选;由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与沉淀池都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D不能选;该系统是不能防止里面结冰的,因此本题选C项。 2.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尽管,这些都是荷花池的功能之一,不是其核心功能,因此可知A、B、C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面积较大且有人工小溪注入荷花池,这样蓄积的雨水量就比较大了,这样有利于雨水的大量下渗,因此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

A.  B.  C.  D.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 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B. 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 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 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   )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

    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 外来资本的投入

C. 乡村工业化

D. 政府规划

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 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D.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市房价昂贵

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某学校就该地区“居民常去哪里买衣服”为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们发现该地区居民买衣服常去四个城镇,如下图所示(图中线条为居民居住地与买衣服的地点之间的连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城镇规模最大的可能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四个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镇甲离省级公路近,所以最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B. 城镇乙规模小,所以不可能有小学

C. 某银行要在四个城镇建一个支行,该支行适宜建在城镇丁

D. 城镇丙最偏僻,所以其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