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三角洲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既受陆地径流输沙的...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三角洲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既受陆地径流输沙的影响,又受潮汐、风浪、洋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影响。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1128-1855年南徙(改道)时带来巨量泥沙堆积形成,近年来专家对原水下三角洲受侵蚀后的泥沙进行了研究。

材料一  苏北废黄河口及所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冬季考察废黄河三角洲水下沉积物粒度的统计数据(%)

(1)与北侧相比,指出冬季南侧水下沉积物粒度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推断1855年黄河北归人渤海后,苏北废黄河三角洲面积(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且海岸线长,但是大港口很少。请分析主要原因。

 

(1)南侧沉积物粒度比北侧大(或以粒度大的砂为主)。原因:沿岸洋流大致向东南方向运动;冬季风为偏北风且风力大,助推了沿岸洋流;南侧水流动力大,与潮汐的冲击力(或顶托力)增大,海水扰动加强;从偏北方向来的风浪和水流在南侧是向岸的,对南侧沉积物冲刷更强烈,使得颗粒小的劲土和粉砂被淘洗转移,所以导致南侧沉积物以砂为主。 (2)陆上不角洲面积缩小,水下三角洲面积增加。理由:黄河北归后,苏北废黄河日径流入海水量骤减,海浪侵蚀加强使得陆上三角洲后退;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在浅海区沉积;仍有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入海,使得水下不角洲部分继续缓慢向海洋推进。 (3)苏北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轮船航行;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苏北沿线城市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量不大;历史上黄河改道在苏北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 【解析】 (1)南侧沉积物粒度比北侧大(或以粒度大的砂为主)。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据材料“河口三角洲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既受陆地径流输沙的影响,又受潮汐、风浪、洋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影响。”原因可从以上方面分析。黄海西岸沿岸流终年向南,冬强夏弱;原因:沿岸洋流大致向东南方向运动;冬季风为偏北风且风力大,助推了沿岸洋流;南侧水流动力大,与潮汐的冲击力(或顶托力)增大,海水扰动加强;从偏北方向来的风浪和水流在南侧是向岸的,对南侧沉积物冲刷更强烈,使得颗粒小的劲土和粉砂被淘洗转移,所以导致南侧沉积物以砂为主。 (2)三角洲面积的大小与泥沙的沉积有关。陆上三角洲面积缩小,水下三角洲面积增加。理由可从陆上河流改道,陆上泥沙沉积减少,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向陆上推进,海浪侵蚀加强使得陆上三角洲后退;以及陆上仍有部分河流注入,使得水下三角洲面积扩大进行分析。 (3)在地理条件上,优良的港口通常具有不冻、不淤、深水(大于15米为深水港)、风浪小等特点。同时,在港口的集疏能力、运转效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腹地经济、腹地外贸倾向、周边港口实力等情况都是重要标准。苏北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轮船航行;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苏北沿线城市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量不大;历史上黄河改道在苏北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 夏季白天

B. 夏季晚上

C. 冬季白天

D. 冬季晚上

2.该时刻甲地吹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查看答案

    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评价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单位:km)比较表,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 现状 B. 圈层增长模式 C. 双城增长模式 D. 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 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 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D. 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查看答案

    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水流缓的浅滩采用方形桥墩。古代,安平桥不仅沟通了安海湾东西两岸的交通,桥面还被作为码头,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下图为南宋时期安平桥位置示意图及安平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的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美国西部山火频发 B. 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

C. 南极旅游进入旺季 D. 新西兰森林落叶纷飞

2.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 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 B. 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C. 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 D. 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

3.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

A. 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 海湾宽阔,便于躲避台风

C. 桥面平整,利于货物堆放 D. 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

 

查看答案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在坑体地势较低处,会形成一个出水口,为坑内积水外泄的主要路径,坑侧壁呈内凹状(最凹处与出水口高度一致)。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冬干夏湿)海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就最为典型,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中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拈土矿物转化。读风化坑景观示意图和风化坑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最易发育风化坑地貌的部位是

A. 坡度较大的凸坡 B. 坡度平缓的凸坡 C. 坡度较小的凹坡 D. 坡度陡峭的凹坡

2.较浅的风化坑内无风化碎屑物的主要原因是

A. 旱雨季的风水搬运

B. 潮汐的海浪搬运

C. 光照的物理风化分解

D. 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

 

查看答案

    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下图示意某年 1 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 3m、1m 表示距离地面高度的温度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图可知,该茶园

A. 白天出现了逆温现象

B. 树冠层的日温差可达18℃

C. 冻害现象发生于日后

D. 夜晚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

2.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 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 B. 开辟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

C. 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 D. 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