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西侧海岸曲折、峡湾众多形成该处峡...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西侧海岸曲折、峡湾众多形成该处峡湾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

A. 波浪侵蚀 B. 冰川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断裂下陷

2.a 城市所在的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热量相对不足 光照条件较差  ②气候寒冷 大面积冻土无法耕种  ③多山地 平原狭小  ④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1.B 2.A 【解析】 1.图中有北海、波罗的海,再结合经纬度和轮廓信息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上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B对;波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桥等,流水侵蚀形成峡谷、瀑布等,断裂下陷形成裂谷、湖泊等。 2.该国纬度多在60°N以北的高纬地区,热量条件较差,①对;耕作业适宜在平原地区,该国斯堪的纳维亚山面积大,平原面积狭小,③对;该国南部、西部平原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故②气候寒冷说法错误,④正确;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 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

C. 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

D. 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

2.R国经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短缺 B. 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使经济遭受严重影响

C.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D.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3.P国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A. 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B. 海陆交通便利,利于进口石油

C.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 位于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四个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 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2.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C.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查看答案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2.下列有关四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② B. 沟通两大洋的是③

C. 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②和④ D.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①和④

 

查看答案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东北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2)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1—1937年美国中西部持续干旱期间,干燥裸露的地表因遭强风暴的侵蚀而引发沙尘暴。1934 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一次破坏力量最大的“黑风暴” , 它席卷了美国 2/3 的国土,带走的尘土达3亿吨 , 摧毁了中西部大平原20多个州的庄稼 ,沙尘一直吹到美国的东海岸。

材料二:下表为美国2012年至2014年海洋产业比重变化。

材料三: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是评价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果 LQ >1,则该产业在该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程度的集聚。下左图为不同区域的产业区位熵,下右图为美国某都市部分产业的区位熵。

(1)简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风暴”成因。

(2)指出2012~2014年美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