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1—1937年美国中西部持续干旱期间,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1—1937年美国中西部持续干旱期间,干燥裸露的地表因遭强风暴的侵蚀而引发沙尘暴。1934 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一次破坏力量最大的“黑风暴” , 它席卷了美国 2/3 的国土,带走的尘土达3亿吨 , 摧毁了中西部大平原20多个州的庄稼 ,沙尘一直吹到美国的东海岸。

材料二:下表为美国2012年至2014年海洋产业比重变化。

材料三: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是评价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果 LQ >1,则该产业在该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程度的集聚。下左图为不同区域的产业区位熵,下右图为美国某都市部分产业的区位熵。

(1)简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风暴”成因。

(2)指出2012~2014年美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

 

(1)过度开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多年的持续干旱导致土地更加干燥;地处西风带,风暴多发;中部平原地形,大风频发。 (2)美国海洋第一、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降低;海洋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启示:大力推动海洋旅游休闲、运输产业的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注重海洋环境保护。 【解析】 (1)据图和材料一分析可知,美国黑风暴的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也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首先,19世纪鼓励民众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过度开垦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使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再加上常年干旱,导致荒漠化严重,美国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形成狭管效应,(极端天气多)南北向风力强劲,从而为黑风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2)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知,美国海洋第一、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降低;海洋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海洋资源应保护性开发,因此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启示是应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海洋旅游休闲、运输产业的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同时注重海洋环境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_____

(3)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4)A、B、C三点相比,人们可能正值午休的地点是_____,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国际标准时为_____

(6)此时与A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_____

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小于

(7)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b、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c值为300米,d=c,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

A. 100 350 B. 100 250

C. 500 350 D. 500 250

2.图中河流流向为(     )

A. 自东北向西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

 

查看答案

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B. 全年温和多雨

C. 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结合“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 可知当地(  )

A. 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B. 1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C. 雨季吹东北季风,洪涝频繁    D. 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

A. 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    B. 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东北方向

C. 甲岛的南北距离比乙岛大    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

2.甲、乙两岛的共同特征是(  )

①终年盛行西北风 ②地形类型为盆地 ③河流流程比较短 ④地热资源较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的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

B. 甲岛以阳光海滩、椰林风光闻名

C. 乙岛西南海域为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D. 乙岛对外交通方式为航空和海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