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人类踏足南极只有的20...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人类踏足南极只有的200年的历史,不过,近年来,南顿游急剧升温。统计数据显示,南极游客人数在1990年时不足5000人.现在增至每年约3.7万人。同时,南极也成为中国人的旅游“新宠”,2016-2017年到访南极的中国游客达5286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下图为南极地区景观图。

评价南极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有利:旅游资源多样,有原始的冰原景观、特有动物资源和奇特的天文现象;旅游资源独特,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不利:南极自然环境恶劣,对游客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远离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客源市场;交通不便,游客需多次中转才能到达;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极夜时间长,旅游时间短。 【解析】 评价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旅游资源多样,和旅游资源独特,但也是因为其地理环境独特,冰雪覆盖,自然环境恶劣,对游客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且远离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客源市场;交通不便,不易到达,游客需多次中转才能到达;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大部分在极圈以内,极夜时间长,旅游时间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城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布齐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潭克足的优,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一一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合,综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简图。钦查群岛位于秘鲁的西南部,主要由3个花岗岩岛屿组成,地表植被少,表层分岩石进似圆球状,呈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岛上的悬崖和洞穴中生活着至少600万只海鸟,号称“飞禽王国”,它们是岛上唯一的常住居民,在群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19世纪后,岛上开始种植葡萄。目前,该岛葡萄以品种多、品质好、味道甜馳名世界。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钦查群岛圆球状岩石的形成过程。

(2)分析饮查群岛成为“飞禽王国”的主要原因。

(3)分析饮查群岛葡萄品质优良的有利区位条件。

(4)有人认为钦查群岛应继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中的至2019年1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国的低温雨雪天气,气温0℃线一度向压至华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我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来修建,受此次天气彩响,高速公路的桥面往往比附近路面结冰时间早,持时间长,冰层厚,导致多条高公路被迫关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上述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B.

C.  D.

2.桥面比附近路面更容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汽充足 B. 获得太阳辐射少 C. 风力更大 D. 获得地面热量少

 

查看答案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有“千之四”的美誉,根据其功能,啊楼可分为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该县的梭坡乡是碉楼最集中的地方,历史上,该乡家家户户争相修建家碉,它们多与房屋相连,其规模往往象征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家碉一般有六七层楼高,外部由石块全而成,内部由木材简易地搭建,历经千百年来的洗礼,许多家内部已破败不堪。梭坡乡三面环山,属高山峡谷地貌,村落多分布在大渡河两岸。试河谷植被稀疏,以多刺灌丛、稀树草丛为主,几乎无高大乔木,属于典型的千热河谷。下图为梭坡乡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图为家碉景观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梭坡乡家碉功能的描述,最不可能的是

A. 战争防御 B. 彰显身份 C. 用于居住 D. 贮藏物资

2.图2中要隘分布最集中的位置是

A. AB沿线 B. CD沿线 C. EF沿线 D. CH沿线

3.推该处河谷干热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            B.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D.植被稀少,对气候调节作用弱

 

查看答案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学校(约27N,113°E)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城简图。考察小组成员发現,涞水河面上漂着大量水芦,对航送产生了很大影响。水葫芦又名凤眼蓝、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喜欢生长在向阳、干静的水面以及潮湿肥沃的边坡。当北京时间12点23分时,考察小组航行走在堤坝ab,此时他们的身影与堤坝基本平行,并指向b处,经过测量,此时身高大约是他们身影的1.73倍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影响图中水葫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强度 B. 河水顶托作用 C. 河面宽窄 D. 营养物质含量

2.沫水在图示河段的流向为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北向南

3.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