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M、N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 )
①大气环流不同 ②地形条件不同
③洋流影响 ④海陆位置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日本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实现了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
A. 盛行西风 B. 冬季风 C. 夏季风 D. 东北信风
2.鸟取沙丘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属于( )
A. 地方性分异 B. 纬度地域分异
C. 干湿度地域分异 D. 垂直地域分异
读某岛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虚线处是鞍部 B. 虚线处是河谷
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 降幅超过升幅 B. 逐年上升
C. 升高约2.1℃ D. 波动上升
2.(小题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 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 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