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日本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实现了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日本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实现了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

A. 盛行西风 B. 冬季风 C. 夏季风 D. 东北信风

2.鸟取沙丘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属于(    )

A. 地方性分异 B. 纬度地域分异

C. 干湿度地域分异 D. 垂直地域分异

 

1.B 2.A 【解析】 1.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D排除;该国以季风气候为主,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控制,A错误;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C排除;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D正确。故选D。 2.按自然地理环境分布的一般规律可知,该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中出现沙漠景观,是因为局部地形因素的影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岛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虚线处是鞍部 B. 虚线处是河谷

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题。

1.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 降幅超过升幅    B. 逐年上升

C. 升高约2.1℃    D. 波动上升

2.(小题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 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 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

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迁入 B. 放开二胎

C. 出生率持续较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