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日18:07,我国迎来2018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

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日18:07,我国迎来2018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夏至节气到来时,世界时为

A. 6月21日10:07 B. 6月22日2:07

C. 6月21日22:07 D. 6月22日14:07

2.图中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A.  B.  C.  D.

3.图中

①甲地太阳6点前从东南方升起           ②乙地达到全年夜长的最大值

③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          ④甲地正午杆影长达年最大值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与我国此时期相符的诗句是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A 2.D 3.B 4.D 【解析】 该题组考查夏至日这一天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1.世界时指的是0时区区时,已知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日18:07迎来夏至,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可以计算0时区区时是6月21日10:07。故选A。 2.根据昼夜长短状况,甲地昼长6小时,乙地昼长6小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同都位于南半球且不到南极圈;丙地昼长12小时,位于赤道;丁地昼长24小时,位于北极圈或其以北。故四地纬度最高的是丁。选D。 3.甲地昼长6小时,日出时刻是当地地方时9:00,①错误;乙地位于南半球,夏至日达到全年夜长的最大值,②正确;赤道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③错误;南半球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杆影长达年最大值,④正确。故选B。 4.此日为6月21日,正是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D正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是冬季的景象,A错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述春季的景象,B错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述秋季景象,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ABC是赤道的一部分,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为虚线,且该纬线圈正处于极昼,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A. 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12点

B. 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

C. 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

D. 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

2.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 B.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D. 我国北方常常大雪纷飞

 

查看答案

2018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回家走进小区(如图)时,发现自己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阿根廷等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峰会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10:30拉开帷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阿根廷举办领导人峰会时,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相比,北京

A. 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B. 白昼更长

C. 更早进入了11月30日 D. 自转线速度更快

2.习主席对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A.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B. 我国即将迎来小雪节气

C. 墨西哥湾沿岸易受飓风影响

D. 北极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查看答案

    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同学为测量地球周长设计了一个实验:夏至日,在太阳直射点正北d千米处的校园内测得正午太阳光线与建筑物夹角为7.2°

回答下列各题。

1.则地球周长约为

A. 7.2 d B. 50 d C. 82.8 d D. 360 d

2.该日之后一个月内,晨昏圈与极昼圈交点的移动方向为

A. 向东北 B. 向西南 C. 向东南 D. 向西北

 

查看答案

从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角度考虑,下列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 文昌(约 19.5ºN) B. 西昌(约 28ºN)

C. 太原(约 38ºN) D. 酒泉(约 40º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