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内亚经济以农业和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虽然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近年来,几内亚仿照非洲其他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下左图示意几内亚及其周边地区,下右图示意科纳克里逐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变化。
(1)描述几内亚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科纳克里7、8月份气温较低,而3、4月份气温较高的原因。
(3)分析几内亚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原因。
(4)说明几内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时期,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抗战时期,由于界首市交通闭塞,未受日军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入,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有“小上海”之称。但20世纪90年代末,界首市一些大型企业关张停产,存量盘不活、增量引不进、工业结构性矛盾固化等问题暴露无遗,工业发展陷入困境。2017年,界首市提出了“打造双创高地、产业新城”的产业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一区四园“的空间发展格局,有60多家企业与多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完成走向制造业中高端的产业转型。下图示意界首市的地理位置。
(1)与界首市相比,指出安徽另一座有“小上海”之称的芜湖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说明导致界首市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大型企业关张停产的原因。
(3)分析界首市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4)简述界首市打造中高端制造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B. 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 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D. 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2.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方向的火车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太阳反射光映人眼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5:30左右 B. 8:30左右 C. IO:30左右 D. 17:30左右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A. 风力作用,春季 B. 流水作用,夏季
C. 海浪作用,秋季 D. 冰川作用,冬季
2.图中湖泊M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A. 青藏高原的抬升 B. 区域降水量稀少
C. 泥沙的大量沉积 D. 断层使湖水渗漏
3.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A. 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 人湖水量逐渐增加
C. 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 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 雏形阶段 B. 加速阶段
C. 调整阶段 D. 成熟阶段
2.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B. 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 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D.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A. 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 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 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 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外包来调动全球资源开展业务,但是香港溢达集团却采用反其道而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触角延伸到纺纱、针织、梭织、成衣制造、销售等整个生产环节,下表反映溢达集团不同时期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溢达集团国外投资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劳动力 C. 科技 D. 投资环境
2.20世纪90年代,溢达集团在新疆种植棉花,开办纺纱厂,但是却不设立下游企业的原因是
A. 交通不便 B. 劳动力短缺 C. 技术落后 D. 水源短缺
3.溢达集团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可能会造成
A. 品牌优势不明显 B. 质量监督不及时
C. 投资成本过高 D. 产品生产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