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2017 年 7 月 8 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总面积 316.2 平方千米。1903 年,鼓浪屿在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现留存有众多展现本土和国际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园林、自然景观及历史道路网络。下图为鼓浪屿局部景观图。

指出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最主要旅游价值,并说明申遗成功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和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鼓浪屿申遗成功可以使当地旅游知名度增大;游客增多;旅游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保护。 【解析】 1903 年,鼓浪屿在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现留存有众多展现本土和国际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园林、自然景观及历史道路网络。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最主要旅游价值是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和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意义,可以使当地旅游知名度增大,游客增多。当地旅游收入增加,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 5 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 3200 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指出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氮元素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该雨林区 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分析氮元素由海洋到林木迁移过程。

(4)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位置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1)指出对图中铁路运输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2)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3)简述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水平远低于我国东部城市群的原因。

 

查看答案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输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A. 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 B. 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 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 “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

3.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 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 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 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查看答案

    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某日两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日 14 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A.  B.

C.  D.

2.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  B.

C.  D.

3.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量少 B. 下渗率大

C. 地面崎岖 D. 降雨历时短

2.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量变大 B. 流速变快

C. 土质变松 D. 土层变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