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动植物物种,该岛37%的植物、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娲牛都是其所独有的。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的独特植物,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如下右图所示),叶片为蜡质。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龙血树受到损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材料三  野生龙血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成片的野生龙血树只在海南昌江、三亚保存。

(1)分析索科特拉岛独有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结合龙血树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分析其对索科特拉岛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3)试推测近年来我国野生龙血树数量锐减的原因。

(4)简述保护野生龙血树的具体措施。

 

(1)索科特拉岛与大陆隔绝时间长,长期的地理隔离利于独有物种的形成;当地居民较少,对自然环境干扰小。 (2)该岛所处纬度低,常年气温高,沿岸受索马里寒流的影响,气候干燥;龙血树向上生长的叶片和枝干利于收集水分并将其导流至根系;巨大密集的树冠使地面阴凉,利于落到地上的水分渗入地下;蜡质叶片有利于减小蒸腾,保存水分;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晨雾较多,为龙血树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3)龙血树生长缓慢,成树时间长,自然更新能力差;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其生长环境;龙血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人为破坏大。 (4)建立 自然保护区,加大对野生龙血树的保护力度;加强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珍稀物种的意识;保护野生龙血树生境地,防止过度开发;加大对人工龙血树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工龙血树替代野生种;发现和重建野生龙血树的适宜生境,提高其自我更新能力。 【解析】 (1)多特有物种主要是因为自然进化慢以及人类的影响弱。该岛与大陆分离时间长,物种演化空间独立;人类活动少,干扰小。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植物的形态应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龙血树叶片较厚,表面有蜡质,以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树冠较大,利于截留降水或大气中的水分。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晨雾较多,为龙血树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3)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材料“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可知成树时间长,自然更新能力差。从材料“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可知近年来人为的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对龙血树破坏是导致其锐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其生存环境也是导致其锐减的原因。 (4)对野生物种的保护可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人工培育、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法规制定和实施,发现和重建适宜生境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斯喀彻温河—纳尔逊河和丘吉尔河(下图)都是加拿大发源于西部落基山脉、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在河口地区聚集了丰富的鱼类及海豹、北极熊、白鲸等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马尼托巴水利公司兴建了丘吉尔河引水工程,把约80%的丘吉尔河的流量引入纳尔逊河,集中开发纳尔逊河下游的水能资源。

(1)分析哈得孙湾沿岸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说明南印第安湖以下河段丘吉尔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丘吉尔河引水工程对丘吉尔流域及河口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约赛米蒂国家公园位于内华达山脉西侧,公园内峡谷、瀑布众多,花岗岩遍布,其中形成于船长峰(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时在各种因素齐备时,夕阳的光线才有可能“点燃”这条瀑布,创造魔幻般的色彩。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时节,瀑布就会干涸。下左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下右图为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火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瀑布”在二月每天可见 B. 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

C. 瀑布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D. 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2.若要在日落前形成“火瀑布”,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①日落前,当地天气晴朗无云;②崖顶附近雨水多;③崖顶积雪多;

④当地气温较低,有锋面活动;⑤当地气温较高;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3.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A. 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 B. 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 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查看答案

    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 草原化荒漠、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漠化草原

B. 草原化荒漠、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荒漠化草原

C. 荒漠化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化荒漠

D. 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化荒漠

2.野外调查发现,旱生灌丛大多分布于沟谷及阴坡地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 B. 降水 C. 热量 D. 水分

3.图中人工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

A. 积雪融水 B. 山地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查看答案

    从1996年正式实施国际化行动以来,华为在海外的扩张之路艰难而成功。2018年10月18日,华为公布Mate 20 Pro支持40W的快速充电技术,充电速度更快,且实现无线反向快充,被称为“华为领先方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是华为国际化的第一站,从1997年起合资或收购了贝托康采恩等多家公司,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A. 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B. 分散投资风险

C. 拓展更大市场 D. 利用廉价原料

2.2015年起华为在印度筹建海外最大研发中心及全球服务中心,地点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其选址主要考虑 

①协作条件好②市场广阔 ③中印地缘优势 ④技术人才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华为领先方案”推行产生的环境效益是

A. 增强市场竟争力 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方便人们生活 D. 树立品牌意识

 

查看答案

    特色杂粮是贵州省的优势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贵州威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引导农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和加工,支持小杂粮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影响威宁杂粮种植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和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的因素有(  )

A. 市场和交通 B. 科技和土壤

C. 市场和政策 D. 气候和土地

2.威宁县城集聚了100多家杂粮加工企业,与乡村相比,县城杂粮产业集聚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 杂粮种类丰富、品质佳 B.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价廉 D. 人口稠密,接近消费市场

3.威宁杂粮产业的发展对周边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是(  )

A. 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增加其附加值 B.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C. 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加快种植速度 D. 加强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提高科技含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