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特色杂粮是贵州省的优势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有较高...

    特色杂粮是贵州省的优势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贵州威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引导农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和加工,支持小杂粮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影响威宁杂粮种植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和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的因素有(  )

A. 市场和交通 B. 科技和土壤

C. 市场和政策 D. 气候和土地

2.威宁县城集聚了100多家杂粮加工企业,与乡村相比,县城杂粮产业集聚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 杂粮种类丰富、品质佳 B.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价廉 D. 人口稠密,接近消费市场

3.威宁杂粮产业的发展对周边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是(  )

A. 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增加其附加值 B.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C. 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加快种植速度 D. 加强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提高科技含量

 

1.C 2.B 3.A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杂粮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量大;当地杂粮产业的形成还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县城和乡村中的杂粮种类都丰富,品质都佳,排除A项;县城比乡村交通便利,便于货物集散,基础设施齐全,便于组织生产,这是企业在此集聚的最大优势,B项正确;县城劳动力不如乡村的价廉,C项错误;县城人口多,消费市场相对较大,但这不是企业集聚在此的优势条件,D项错误。 3.威宁杂粮产业的发展对周边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二是增加产品附加值。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规模以及加强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提高科技含量等,属于为“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采取的措施;C项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属于此类措施,但加快种植速度的说法不妥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此次北京普降罕见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 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

C. 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 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

2.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

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与水泥地面比,这种方砖铺设的地面使(   )

A. 热岛效应更强 B. 地下径流更少

C. 城市内涝减轻 D. 蒸发量比较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    B. 黄河谷地,地形

C. 秦岭山地,大气环流    D. 祁连山地,地形

2.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季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B. 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作用小

C.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    D. 地表缺植被保护,比热容小,升温快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河流岸边A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   )

A. 3月21日6时左右 B. 6月22日5时左右

C. 9月23日5时左右 D. 12月22日6时左右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查看答案

    灯笼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 ,是喜庆的象征 。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粘纸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 。福建省莆田市的船渡村,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制作竹编灯笼历史的“ 灯笼村” 。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 ,编制的灯笼在当地十分吃香。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 ,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 ,编制灯笼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 。下图为灯笼家庭制作图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福建莆田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暖湿润 B. 水陆交通便利

C. 竹林资源丰富 D. 消费市场广阔

2.历史上莆田灯笼用油纸糊裱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透光性 B. 防风防雨

C. 防止烫伤手 D. 增加美观度

3.与古代竹编灯笼相比 ,现代铁丝灯笼的主要优势是

A. 材料成本较低 B. 剪断裁弯容易

C. 不可回收再利用 D. 使用寿命较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甘蔗种植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所产原糖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第三大原糖出口国。左图为澳大利亚地区略图,右图为达尔文和莫里连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澳大利亚不同时期农业生产模式对比。

注:燃烧蔗叶收割是指收获前焚烧蔗茎上的叶,经证实该方式会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能。蔗叶还田收割法,是指收获前后不焚烧甘蔗叶,机械收获时被切成段的甘蔗叶覆盖在甘蔗地上,使之自然腐化。

(1)达尔文与莫里连多雨季节的盛行风风向分别是              ,达尔文雨季盛行风的成因         ,并说出两种2—4月份莫里连甘蔗生长易遭受的气象灾害        

(2)分析蔗叶覆盖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3)判断新式生产模式对当地农民收入增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4)某年7月17日,当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科考队员们迎来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中山站极夜持续时间约为      天。当科考队员看到日出时,达尔文(12°28'S, 130°51'E)地方时为         (精确到分),从该日到达尔文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太阳直射点走过的纬度差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