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形成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是 ( ) A. 风化作用 B. 流...

形成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是  (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B 【解析】 我国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地表的黄土直立疏松,夏季流水冲刷能力强,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选B。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 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 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查看答案

岩石圈是指(   )

A. 整个地壳 B. 地壳和软流层

C. 地壳和上地幔全部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查看答案

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题。

1.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形成著名的渔场

C.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17日~20日,一次较强的寒潮袭击了安徽省:48小时内全省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局部地区超过10℃。19日凌晨淮河以北和本省山区气温降至0~-2℃,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霜和霜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与图中相符的是(   )

A.  B.  C.  D.

2.受寒潮影响,淮南地区可能会出现(    )

A. 气压降低 B. 大风降温 C. 电闪雷鸣 D. 阴雨连绵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处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