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鸣、急风暴雨。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都”的主要原因。

(2)说明该国西部河流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3)推测秘鲁修东水西调工程的理由。

 

(1)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2)特征:西部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多独流入海;流程短;流量小;流速快;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任答三点) 原因:西部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山脉距海岸较近,沿海平原狭窄;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任答三点) (3)东、中部高山常年积雪以及雨量充沛,多河流,西部降水稀少,东西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城市、人口较多,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水量消耗多 【解析】 (1)“无雨之都”反映出当地降水稀少的特征,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根据纬度,利马位于东南风背风地带;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2)河流特征包括水温特征和水系特征两个方面。水文特征主要有:①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③.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④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⑤.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主。水系特征主要有: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等。该国西部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山脉距海岸较近,沿海平原狭窄;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因此西部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多独流入海;流程短;流量小;流速快;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3)东水西调说明该国水资源分布与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受赤道低压和低纬信风迎风坡的影响,降雨量充沛,多河流,但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少,需求少;西部地区位于低纬信风的背风坡,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水资源较少,但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此需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凌汛是指因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发生凌汛频率最高的河段是(   

A.  B.  C.  D.

2.仅考虑全球变暖趋势,该河流凌汛变化的趋势为(   

A. 春季凌汛时间推迟 B. 冬季凌汛时间提早

C. 春季凌汛规模变小 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1点30分左右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22℃为入秋)大致在(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南岭一线

2.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 反映季节时令 B. 反映月相变化 C. 反映气候特征 D. 反映动植物表象

 

查看答案

    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唐 杜牧《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元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2.9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地是(  )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红叶谷 D. 庐山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

面 积              

26万km2                  

年降水量

1000mm~1300mm

最冷月均温   

5℃~8℃

无霜期

250天~350天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积温

5000℃~5800℃

年均温          

15℃~17℃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2.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冬季气温低 B. 热量不足 C. 土壤贫瘠 D. 光照不足

 

查看答案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