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凌汛是指因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

    凌汛是指因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发生凌汛频率最高的河段是(   

A.  B.  C.  D.

2.仅考虑全球变暖趋势,该河流凌汛变化的趋势为(   

A. 春季凌汛时间推迟 B. 冬季凌汛时间提早

C. 春季凌汛规模变小 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1.D 2.C 【解析】 1.据题干中凌汛定义可知,只有当下段河道位于较高纬度时才会先结冰,进而阻塞河道。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河段可知,只有丁整体上是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其发生凌汛现象的频率最高,故D项正确。 2.在仅考虑全球变暖趋势的前提下,该流域春季凌汛时间将提早,冬季凌汛时间将推迟;全球变暖使得冬季河流结冰时间推迟,结冰持续时间缩短,结冰厚度变薄,冬季凌汛规模将变小;同时,因全球变暖导致越冬积雪量减少,春季积雪融化的量减少,汇集入河的水量减少,从而使春季凌汛规模变小,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1点30分左右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22℃为入秋)大致在(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南岭一线

2.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 反映季节时令 B. 反映月相变化 C. 反映气候特征 D. 反映动植物表象

 

查看答案

    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唐 杜牧《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元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2.9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地是(  )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红叶谷 D. 庐山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

面 积              

26万km2                  

年降水量

1000mm~1300mm

最冷月均温   

5℃~8℃

无霜期

250天~350天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积温

5000℃~5800℃

年均温          

15℃~17℃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2.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冬季气温低 B. 热量不足 C. 土壤贫瘠 D. 光照不足

 

查看答案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

读1970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变化(含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地区海冰的变化表明(   )

A. 气温上升,海冰融化萎缩

B. 降水减少,海冰补充不足

C. 陆地抬升,海水逐渐消退

D. 蒸发增强,固态降水减少

2.极地地区海冰变化可能带来(   )

A. 海平面下降 B. 寒流影响减弱

C. 极地通航便捷 D. 陆地海岸线变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