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读“某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答下列各问题。
(1)该海区属于_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_流,理由是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_环境。
(4)如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该洋流的名称是___,按成因属于____流。该海区附近形成了大渔场的原因是____。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该天气系统长期控制某地会形成________灾。
(2)图中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________,c系统过境时的天气是________。
(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__和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4)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5)根据图示天气系统图,北京此时天气状况为________,未来几天天气状况是________。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时_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总辐射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原理分析其原因。
(4)图乙① 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为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大气降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2.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