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蔗原产于印度,喜温、喜光、喜肥,广泛种植于热带、...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蔗原产于印度,喜温、喜光、喜肥,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90年代,我国蔗糖产业重心从广东转移到广西。广西崇左市2016年糖产量占广西总产量的32. 64%,被誉为“中国糖都”。广西甘蔗机械化水平低于巴西等国。近年来广西甘蔗收购均价约两倍于巴西。每年收获季节,大量越南劳工涌入崇左市。左图示意广西甘蔗种植区分布,右图示意中国、巴西甘蔗种植成本结构。

(1)指出广西崇左市利于甘蔗生产的气候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广西承接广东蔗糖产业转移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近几年广西甘蔗收购均价远高于巴西的原因。

(4)有人认为,大量越南劳工涌入将不利于崇左市甘蔗产业的长远发展,请说明理由。

 

(1)热量充足,光照强,年降水量丰富,光、水、热组合条件好;无霜期长,甘蔗生长期长;气象灾害少。 (2)甘蔗种植、收割需要大量劳动力;蔗糖生产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广西甘蔗原料丰富;(广西经济落后),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降低生产成本。 (3)(甘蔗含糖量低),原料价格高;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种植规模较小;化肥使用量大; (4)不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甘蔗的规模化种植产生影响; 【解析】 (1)气候条件包括热量、降水和光照等因素。结合图文资料,广西崇左发展甘蔗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主要从该地热量条件、农业灾害、降水条件、光照条件等方面分析。当地纬度低,因此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甘蔗生长期长,冬季受寒潮影响小,冻害小;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光、水、热组合条件好; 崇左市位于内地,受台风影响较小。 (2)广东蔗糖产业转移的原因应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广东省经济发展快,地价、劳动力价格较高,种植甘蔗收益小,而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价、劳动力价格较低,更适宜发展甘蔗种植业;蔗糖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另外还需要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甘蔗收购成本高于巴西的原因应该主要从广西甘蔗种植的单产、劳动力成本、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广西位于我国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产量不稳定;人均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土壤较为贫瘠、水热条件不如巴西,故单产较低。这些导致广西甘蔗成本高于巴西。 (4)与我国相比,越南劳工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大量越南劳工涌入不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械化水平低,不利于甘蔗的规模化种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毛乌素沙漠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流沙现象自西北向东南加重。乌审旗的农牧民大量种植沙柳治沙。沙柳属于多年生灌木,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耐严寒和酷热。沙柳还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农牧民齐根砍下沙柳条,来年沙柳生长才越旺。

我国首个生物质发电厂坐落在乌审旗的乌审召生态园区,该电厂以收购的沙柳条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养殖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螺旋藻。螺旋藻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才能生长良好,传统做法是分解小苏打获取二氧化碳。乌审召生态园区近年来发展形成了沙、林、电、藻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年产螺旋藻400吨,远销国内外。左图示意毛乌素沙漠及其乌审旗位置,右图示意沙柳景观。

(1)说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流沙现象严重的原因。

(2)从沙柳的生长习性分析当地人将沙柳作为治沙植物的原因。

(3)分析乌审召生态园区发展沙、林、电、藻一体化产业模式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

    LED(发光二极管) 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 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 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 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 B. 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 高污染

C. 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 D. 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2.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 衬底制备 B. 外延片制造 C. LED芯片生产 D. 应用产品生产

3.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②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③降低台湾LED 产业的生产成本 ④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重庆、四川 C. 珠江三角洲 D. 新疆、陕西

2.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 2002-2005年 B. 2005-2008年 C. 2008-2011年 D. 2011-2014年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河网密度 C. 市场需求 D. 生产规模

2.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 接近市场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交通便利 D. 饲料原料丰富

3.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 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 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 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查看答案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 上游来水减少 B. 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 库区水污染加剧 D. 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水库库容变小

C. 水库清淤 D. 水库拦截率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