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毛乌素沙漠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流沙现象自西北向东南...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毛乌素沙漠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流沙现象自西北向东南加重。乌审旗的农牧民大量种植沙柳治沙。沙柳属于多年生灌木,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耐严寒和酷热。沙柳还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农牧民齐根砍下沙柳条,来年沙柳生长才越旺。

我国首个生物质发电厂坐落在乌审旗的乌审召生态园区,该电厂以收购的沙柳条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养殖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螺旋藻。螺旋藻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才能生长良好,传统做法是分解小苏打获取二氧化碳。乌审召生态园区近年来发展形成了沙、林、电、藻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年产螺旋藻400吨,远销国内外。左图示意毛乌素沙漠及其乌审旗位置,右图示意沙柳景观。

(1)说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流沙现象严重的原因。

(2)从沙柳的生长习性分析当地人将沙柳作为治沙植物的原因。

(3)分析乌审召生态园区发展沙、林、电、藻一体化产业模式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东南部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农牧生产活动频繁,对植被破坏严重东南部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较大,更容易形成流沙。 (2)根系发达,固沙效果好;抗沙漠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存活率高。 (3)环境效益:沙柳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防风固沙);回收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螺旋藻养殖,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 经济效益:农牧民将沙柳条出售给电厂,增加了经济收入;生态园区用沙柳条发电和回收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结合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毛乌素沙漠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农林枚交错地带,是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东南降水较多,人类活动频繁对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化加剧。根据河流流向该地区地势应该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短小说明坡度较大,沙子流动性增强。 (2)结合材料可知沙柳属于多年生灌木,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杭旱耐贫疥,耐严寒和酷热。沙柳发达的根系有利于固沙;农牧民齐根砍下沙柳条,来年沙柳生长才越旺,顽强的生命力说明其适合沙漠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且存活率高。 (3)生态效益方面:结合材料可知沙柳根系发达,是良好的固沙植物,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该电厂以收购的沙柳条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养殖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螺旋藻,因此其可以消耗大量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经济效益方面:农民种植固沙植物沙柳,将其销售给电厂,促进了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生态园区用沙柳条发电和回收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LED(发光二极管) 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 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 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 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 B. 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 高污染

C. 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 D. 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2.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 衬底制备 B. 外延片制造 C. LED芯片生产 D. 应用产品生产

3.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②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③降低台湾LED 产业的生产成本 ④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重庆、四川 C. 珠江三角洲 D. 新疆、陕西

2.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 2002-2005年 B. 2005-2008年 C. 2008-2011年 D. 2011-2014年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河网密度 C. 市场需求 D. 生产规模

2.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 接近市场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交通便利 D. 饲料原料丰富

3.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 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 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 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查看答案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 上游来水减少 B. 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 库区水污染加剧 D. 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水库库容变小

C. 水库清淤 D. 水库拦截率高

 

查看答案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国内人口超过1亿。2007年,中国江苏某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始投资兴建东方工业园,工业园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建园初期,不适合在该园区布局的产业是 (    )

A. 水泥建材业 B. 皮革加工业 C. 汽车制造业 D. 纺织服装业

2.中国企业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

A. 消费能力低 B. 工人素质高 C. 工资成本低 D. 交通状况好

3.东方工业园的建成,可明显促进当地    (    )

①就业结构的变化   ②收入水平的提高   ③教育水平的提高   ④传统观念的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